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研究/重大法学文库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研究/重大法学文库

  • 字数: 23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肖洪|责编:梁剑琴
  • 商品条码: 97875203837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5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为出发点,分别分析了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成因和对策,同时对司法工作人员常见的犯罪类型——徇私枉法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受贿罪等进行研究,目的是探寻预防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行为的方法,以保证司法公正、社会正义的实现。
作者简介
肖洪,男,四川宜宾人,刑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犯罪学学会理事、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基本理论与实践。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四项,独著《论刑法的调整对象》,参编《职务犯罪预防研究》(副主编),在《现代法学》《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概述 第一章 西南地区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第一节 西南地区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总体概况 一 总体案件数量 二 涉案的罪名分布情况 三 涉案的单位分布情况 四 涉案的犯罪人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 五 涉案的犯罪人的学历情况 六 涉案的金额情况 七 涉案的犯罪人量刑情况 第二节 重庆市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一 2013—2016年重庆市司法工作人员犯罪人数发展趋势 二 2013—2016年重庆市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特点 第三节 四川省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一 2013—2016年四川省司法工作人员犯罪人数发展趋势 二 2013—2016年四川省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特点 第四节 贵州省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一 2013—2016年贵州省司法工作人员犯罪人数发展趋势 二 2013—2016年贵州省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特点 第五节 云南省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一 2013—2016年云南省司法工作人员犯罪人数发展趋势 二 2013—2016年云南省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特点 第六节 西藏自治区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第七节 西南地区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总的特点分析 一 男性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概率要高于女性 二 犯罪主体智商高、反侦查能力强 三 “35岁”“50岁”领导干部犯罪现象突出 四 犯罪形式隐蔽、潜伏期长 五 获利期权化、间接化 六 判决轻刑化现象突出 七 社会腐蚀性强 第二章 西南地区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成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因素 第二节 经济因素 第三节 制度因素 第四节 个人因素 一 个人的心理因素是主因 二 司法工作人员的从众心理引发职务犯罪 三 以程序正当、法律缺失、权力行使为掩护的侥幸心理占据上风 四 利用手中权力在司法活动各个环节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五 权力异化导致利益需求膨胀 第三章 我国预防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 第一节 我国现行职务犯罪预防体系分析 一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 二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五厅对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予以侦查 三 各地检察机关针对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侦查 四 针对司法工作人员的主要政策法律的完善 五 西南地区探索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的有效做法 第二节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的具体对策 一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的现实困境 二 犯罪预防体系的构筑与完善 三 加强司法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司法工作人员职业共同体的形成 四 强化检察机关在侦查、起诉、审判、执行领域的法律监督作用 五 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作用 六 促进电子化、信息化对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监督 七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八 强化司法理性疏导与民众舆情引导 第三节 建立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 一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示的溯源与理论基础 二 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实践与问题分析 三 国外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现状与发展经验 四 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构建 第四章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罪的认定 第一节 徇私枉法罪概述 一 徇私枉法罪立法沿革 二 徇私枉法罪的司法现状 第二节 徇私枉法罪主体要件探析 一 徇私枉法罪中的司法工作人员认定 二 徇私枉法罪的共同犯罪的认定 第三节 徇私枉法罪主观要件探析 一 “徇私”“徇情”的性质 二 “徇私”“徇情”内容 三 “徇私”与“徇情”的关系辨析 第四节 徇私枉法罪客观要件探析 一 “枉法”的类型 二 “枉法”的具体行为方式 三 “枉法”的标准探析 第五节 徇私枉法罪与受贿罪罪数问题探析 一 一罪说 二 数罪并罚说 第五章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认定 第一节 本罪行为方式的认定 一 包庇、纵容的理解 二 包庇、纵容的具体内容的争议 第二节 本罪的犯罪主体的认定 第三节 本罪犯罪主观要件中“明知”的认定 一 对本罪“明知”的学术争鸣 二 对本罪“明知”的认识 三 对“明知”的准确理解 四 小结 第四节 本罪罪数方面的认定 第六章 受贿罪的客观要件的分析 第一节 贿赂的范围 一 我国现行法规定 二 对我国刑法规定的贿赂范围的认定 三 小结 第二节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分析 一 我国现行法规定 二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之分析 第三节 斡旋受贿的认定 一 对“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的探讨 二 对“不正当利益”的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