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知识生产与传播: 近代中国史学的转型

知识生产与传播: 近代中国史学的转型

  • 字数: 407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中国台湾]刘龙心
  • 商品条码: 9787108071224
  • 版次: 1
  • 页数: 387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民族国家的出现,是构 成现代中国史学有别于传统 史学最重要的差异,此一差 异不只将民族国家视为现代 史学形成的外在条件,抑且 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不论 在时间、空间还是记载人群 活动的事类等范畴,民族国 家都成了最根本且不证自明 的前提。在此前提下,历史 如何被重新书写?新的历史 知识如何建立?历史学家如 何操作不同的社会网络,传 播新的历史观念给一般广大 群众?因着民族主义、战争 动员而逐渐趋于单一化的叙 事方式,是不是摧折了历史 原本复线多元发展的可能性 ?本书将从知识史的角度出 发,探讨民族国家的观念如 何制约着近代以来的历史书 写,以及标榜着科学、客观 的研究方法和制度化的学术 机制,又是如何为历史书写 的公正品质提供保证,从而 使人们相信学院生产的历史 知识为真。
作者简介
刘龙心,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东吴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荷兰莱顿大学现代东亚研究中心(Modern East Asia Research Centre, Leiden University)、“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人。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知识史、学术思想史。著有《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2002年)、《王权释放与近代空间生产——20世纪初的调查旅行》、《地志书写与家国想象——民初〈大中华地理志〉的地方与国家认同》等专书、期刊论文多篇。
目录
本书将从知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国家的观念如何制约着近代以来的历史书写,以及标榜着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和制度化的学术机制,又是如何为历史书写的公正品质提供保证,从而使人们相信学院生产的历史知识为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