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近世江南的城乡社会

近世江南的城乡社会

  • 字数: 348
  • 出版社: 复旦大学
  • 作者: 冯贤亮|责编:方尚芩
  • 商品条码: 97873091565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4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传统时代以来,江南 一直是全国的经济、文化 重心,其历史与发展前景 都有待深入探讨和全面研 究。特别是在“近世”,社 会复杂多变,对江南的城 市、市镇及农村生活产生 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城 乡的社会环境、乡村生活 与社会调控、水乡生活的 变迁、城镇空间分布格局 、交通网络与公共服务、 传统产业与新型经济形态 、生活的现代化与人生追 求等,这些内容构成了本 书的重点分析对象,并多 侧面地反映出近世江南的 社会转型等问题。可以发 现,除了现代意义上的大 城市(如上海、杭州、南 京等)外,江南地区长期 存在着一种较为良性的城 乡社会结构。城乡社会的 整体变迁,则呈现出了一 种联动发展的复杂趋势。 这为进一步解明近世江南 城乡社会的基本面貌与变 化特点,拓展以往研究中 的相关认知,为当下社会 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 提供了历史的经验和重要 的参照。
作者简介
冯贤亮,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江南地区史、明清史、中国社会经济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曾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等。著有《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1368-1912)》、《近世浙西的环境、水利与社会》等。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绪论 一、关于江南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路径 四、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葬亲社:浙西乡村地方士人的施善活动与传承变化 一、引言 二、唐灏儒的《葬亲社约》与地方实践 三、友朋的推动和助葬对象的变化 四、海宁张朝晋与陈世傅的故事 五、其他传承活动及影响 六、余论 第二章 从豪族、大户到无赖:“淞南”乡镇的生活世界与秩序 一、淞南地区及其核心聚落 二、水利与民生 三、世风的变化与秩序问题 四、政治力量的楔人 五、结语 第三章 水域生活与政治:清代江南内河地区的渔业 一、引言 二、环境的塑造 三、水乡渔业 四、鱼簖的说明 五、渔甲制度与管理 六、渔团与治安 七、结语 第四章 灾荒与地方社会:咸丰年间桐乡知县戴槃的活动与记述 一、引言 二、政府救助的常态 三、社会反应和祈雨活动 四、救荒及秩序控制 五、结语 第五章 城门之外:苏州山塘的生活空间与人文地景 一、引言 二、阊门外山塘 三、人文地景的丰富与扩张 四、烟月作坊 五、地域转移 第六章 区乡体系:民国时期江南行政区划的调整 一、行政区建置的变动 二、区乡体系的设立 三、汪伪时期的“清乡”规划 四、县级区划的等第 第七章 江南城镇的空间、形态与管理 一、江南城镇系统及其比较 二、城市的形态 三、地域规模与城门设置 四、市镇的空间结构 五、水栅的设置与功能 六、城镇废弃物的处置与管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