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脱贫攻坚与数字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

脱贫攻坚与数字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

  • 字数: 211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田娟娟 梁雨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8297967
  • 版次: 1
  • 页数: 181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我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探索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建立行之有效的数字普惠金融扶贫服务模式,力图从总体到个体,从宏观到微观,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扶贫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进而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尤其是在农村脱贫领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实践提供参考。在本书的结构安排上,遵循了从理论到实践、从需求到供给、从风险到监管的逻辑顺序,力求做到理论逻辑性和现实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其中,对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内在逻辑的理论研究,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扶贫农户的金融需求与可得性分析有助于理清数字普惠金融对现实的判断;通过对数字普惠金融比较优势的分析、农业产业化扶贫效应的分析有利于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生产领域发挥效应的有效途径;比较不同供给主体在金融扶贫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制约因素有助于金融机构探索开展扶贫服务的发展思路;对数字普惠金融扶贫的风险与监管的分析进而提出数字普惠金融扶贫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建议。
作者简介
田娟娟,博士,副教授,国家二级理财规划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现为辽东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教师、系主任,宁夏理工学院金融学特聘教授。近五年,先后出版《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效率与风险研究》等专著、编著四部,编写教材《微型金融》;主持并参与完成省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十余项,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大赛,多次获得“工商银行杯”全国大学生银行产品创意设计大赛、“智胜杯”全国金融科技大赛等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金融扶贫的理论探讨与现实判断 2.1 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 2.2 传统农业信贷失灵 2.3 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脉络 2.4 我国金融扶贫的战略导向与制度演变 第3章 扶贫农户的金融需求与可得性分析 3.1 扶贫农户的金融需求分析 3.2 扶贫农户的金融可得性分析 3.3 扶贫农户的金融能力分析 第4章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比较优势 4.1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挑战 4.2 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耦合性 4.3 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逻辑 4.4 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基础分析 第5章 数字普惠金融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效应分析 5.1 农业产业化——脱贫攻坚的“领头雁” 5.2 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业产业化机理分析 5.3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业产业扶贫的模式探索 5.4 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业产业化效应的实证分析 5.5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数字普惠金融的着力点 第6章 金融机构扶贫信贷的数字化创新与减贫效应 6.1 金融机构践行精准扶贫的金融职能 6.2 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创新与扶贫成效 6.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创新与扶贫成效 6.4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助农扶贫与成效 6.5 金融机构扶贫信贷服务的发展路径 第7章 数字农业保险扶贫探索与服务优化 7.1 数字科技与农业保险扶贫的逻辑关系 7.2 数字农业保险扶贫的国内经验 7.3 数字农业保险脱贫攻坚的服务体系构建 第8章 数字普惠金融扶贫的风险分析与监管 8.1 数字技术对传统普惠金融风险的影响 8.2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传染分析 8.3 数字普惠金融风险承担的实证分析 8.4 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管理技术与流程 8.5 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思路 第9章 数字普惠金融扶贫保障体系的构建 9.1 搭建智慧农业与脱贫攻坚的金融桥梁 9.2 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 9.3 推动数字化农业产业链融资的纵深发展 9.4 优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