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中学青年教师能力素质模型建构研究

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中学青年教师能力素质模型建构研究

  • 字数: 250
  • 出版社: 苏州大学
  • 作者: 赵光义|责编:周凯婷
  • 商品条码: 97875672350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1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研究按照“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应用研究” 三个层面的逻辑思路展开 。 理论研究层面,一是 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相关论著,准确把握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理 论、内在逻辑及其方法论 原则;二是通过文献研究 梳理有关中学青年教师和 卓越教师核心素养的理论 及研究现状,初步提炼中 学青年教师的能力素质特 征。 实证研究层面以中学 青年教师的实地调研为切 入点,运用“关键事件访 谈法”初步构建中学青年 教师能力素质模型,并探 索相关影响因素,为中学 青年教师的素质提升提供 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编 制中学青年教师能力素质 与影响因素问卷,进行现 状调查,了解中学青年教 师能力素质现状与影响因 素,为之后的应用提供理 论与实践基础。 应用研究层面基于中 学青年教师能力素质模型 及中学青年教师能力素质 现状,探索中学青年教师 能力素质的提升策略和培 育路径,形成青年教师选 拔制度、培育机制和管理 模式,供教育行政部门和 中学进行决策参考。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教师的社会存在本质与当代青年教师的时代使命 二、教师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异化 三、相关领域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第二节 关于中学青年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的文献综述 一、对青年教师的研究综述 二、对中学青年教师的研究综述 三、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综述 四、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内涵及其方法论原则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范式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方法论原则 一、把对象当作实践来理解 二、以实践为研究出发点 三、以实证科学为具体方法 四、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 五、以“现实的个人”的发展为目标旨趣 第二章 中国教师发展观的传统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教师发展的价值取向:德行为先 一、修身养德的教师道德素养 二、德行为先的教师知识素养 三、言传身教的教师教学能力素养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教师发展的价值取向:强国树人 一、科学理性的教师教学理念 二、为国奉献的学生发展观念 第三节 中国现代的教师发展的价值取向:以生为本 一、无私奉献的教师职业素养 二、“以生为本”的教师评价依据一 三、与国际接轨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第三章 当代中学青年教师发展观的异化及审视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阈下当代中学青年教师发展观的异化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异化”概念与异化理论 二、现代社会的异化现象及其对中学青年教师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当代中学青年教师发展观异化的总体维度 一、结果向度取代过程向度:当代中学青年教师发展观的颠倒特征 二、工具理性遮蔽价值理性:当代中学青年教师发展观颠倒性的深度探析 第三节 当代中学青年教师发展观异化的具体表现 一、教师发展简化为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师发展简化为标准和指标 三、教师发展简化为静态结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