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地理学(第9辑)

文学地理学(第9辑)

  • 字数: 34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曾大兴//夏汉宁//杜雪琴|责编:郭晓鸿
  • 商品条码: 97875203856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1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学地理学》辑刊是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的年会论文之精选,由曾大兴等主编,每年一辑,已出七辑。作者均为中、日、韩三国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包括杨义、蒋凡、刘扬忠、朱寿桐、周尚意、王兆鹏、张三夕、邹建军、陶礼天、夏汉宁、高人雄、戴伟华、海村惟一(日)、金贤珠(韩)等知名学者。本辑刊设有“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文学地理学宏观研究”、“文学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文学地理学方法研究”、“文学家之地理分布”、“北方文学地理”、“中原文学地理”、“燕赵文学地理”、“荆楚文学地理”、“吴越文学地理”、“岭南文学地理”、“文学地理学应用研究”、“国际视野”、“学科建设动态”等多个栏目。
作者简介
夏汉宁,男,汉族,湖北崇阳人,二级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士学位。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赣文化研究所负责人。江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并兼任江西省文艺学会常务副会长、江西省文联委员、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古代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曾大兴,文学博士,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文学地理学、词学及广府文化的研究。曾先后主持并独立完成三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12部。其中在商务印书馆连续出版文学地理学专著四部:《文学地理学研究》(2012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2013年修订版)、《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2016年)、《文学地理学概论》(2016年)。
目录
文学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文学地理学作家个案研究的思考 现实、历史与超现实:“地理想象”的三种面向 数字文学地图平台的教学应用研究 地理、空间与文学研究 汴京与苏杭:柳永词中的城市与羁旅及其活动空间的二元书写 “郁孤台”的空间书写与文学传播 《西湖二集》的空间、结构与记忆 堕落的城市空间 ——D.H.劳伦斯笔下的“伦敦” 文学景观研究 寒山寺与《枫桥夜泊》 曾棨的“八景诗”兼“八景诗”有关思考 昭君和亲文学景观的双重呈现 ——以昭君村、昭君墓、昭君庙为例 论地理景观与文学意象的相互建构关系 ——以灞水、白鹿原等地理景观及其相关文学意象为例 现当代小说中的河流地理景观 隐藏在风景背后的深层叙事 ——论《我的安东尼娅》的景观描写 区域文学地理研究 “中原”意象的生成、经典化及其审美蕴涵 《三国演义》对于长江古战场的诗意化书写 ——以赤壁之战、獍亭之战为例 陆游《入蜀记》中的体验诗学 论梅岭地标文化内涵的生成与变迁 近代岭南报刊小说书写人地关系的空间思维 国际视野 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解读韩国大邱之空间 鹤菴申圣燮的《卧龙山九曲歌》所反映的空间形象与其文化意蕴 硕博论坛 阳关玉关的地理歌咏 当代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本土逻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