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郝铁川
  • 商品条码: 97871001977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4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华法系及其现代化研究》全书分两部分,一是中华法系的特点,二是中华法系的现代化。在中华法系的特点部分,下分三小部分,分别讲述中华法系法制的法家化、法官的儒家化和民众法意识的鬼神化。在中华法系的现代化部分,下分近代化与现代化,近代化部分分析清末至中华民国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法系近代转型的客观历史;现代化部分分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70年中国法治现代化之路,阐释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同政治时期法律发展的特征,其中特别侧重了文化传统与立法,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范式,进而总结当代法治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全书19章,从时间上说贯通古今,用丰富的史料展现了中华法系的独特发展道路,从空间上说兼容政治学说,深刻解析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客观社会政治基础、传统文化积淀、历史发展惯性,阐明中国法治道路是中国政治发展与客观历史的必然产物,是适合国情的,是最好的法治时代。
作者简介
郝铁川,说他是学者,耕耘中法史40年;说他是官员,参加中国政治实践,历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员,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行政部部长,现任上海文史馆馆长。所以,他是一位具有长期政治实践的学者。这样的社会阅历,使他对中国法律的认识保持着与中国政治的思考同步、紧密联系在一起,著述有独到的见解。其中对中华法系特点的归纳,从法制的法家化、法官的儒家化和民众法意识的鬼神化,他的“三化论”,至今受到学界称道。这些观点,对自汉唐以来中华法系呈现出儒家化的大家(瞿同祖先生)之说、固有之说大胆提出质疑,将中华法系成熟形成时期提前到战国时期的秦律,并进而总结出了法家是中华法系的主要思想源泉。
目录
绪论 上篇 中华法系的特点 一、法制的法典化 第一章 从先秦多元法制到秦汉一元法制的形成 第二章 中国古代法典的法家化 第三章 夏商周宗法贵族君主制 第四章 战国至元朝的君主宰相制 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君主独断制 第六章 中西封建社会君权比较 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形式 二、法官的儒家化 第八章 中国古代法官的儒家化 第九章 从《樊山判牍》看古代身份和契约的关系 第十章 在民法视角下中国古代法律与罗马私法之比较 三、民众的鬼神化 第十一章 鬼神信仰是中华法系习惯法的重要内容 第十二章 灶王爷、土地爷、城隍爷的法律职能 下篇 中华法系的近代化 第十三章 近代中国对大陆法系的选择 第十四章 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法制近代化 第十五章 新民主主义与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 后记 我是怎样穿过史学隧道迈入法这殿堂的 附表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