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党的好战士(张富清)

党的好战士(张富清)

  • 字数: 357
  • 出版社: 中国工人
  • 作者: 邱克权//邱凯|责编:葛忠雨//刘广涛
  • 商品条码: 97875008765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邱克权:湖北省来凤县公职人员,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物理系,先后从事过教学、检察、纪检、巡察等工作。2018年底,在得知张富清深藏功名的信息后,第一时间向来凤县委汇报,并写专题报告建议县委宣传他的事迹。此后,主动承担起对张富清先进事迹的挖掘、搜集、整理和讲解工作,全程参与了国家重点媒体对张富清同志的采访报道。一直致力于张富清精神的挖掘和研究。数十次采访张富清及其家属、子女,多次沿着张富清在来凤县工作过的足迹,实地走访群众及知情人,查阅了大量文史档案资料,将张富清在来凤县工作三十余年为民造福的事迹尽数挖掘出来。利用业余时间,历时两年走访及创作,增删数次,终成此书。 邱 凯:湖北省来凤县公职人员,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先后从事过工程施工管理、教学、重点项目管理等工作。2019年2月,知晓张富清先进事迹后,一直致力于其事迹挖掘、收集、整理、勘误工作,为众多国家重点媒体宣传报道张富清事迹提供过重要素材,同时参与部分国家重点媒体对张富清同志的采访报道,并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该书。
目录
第一章 出身贫寒 历经苦难 童年时期不幸丧父、凄苦无依;少年时期卑微求食、得以生存;青年前期失去自由、饱受欺凌。佃农出身的张富清,无奈身处浊乱世间,历经了种种苦难。他的遭遇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千千万万底层劳苦人民生活的缩影。 佃农出身? 童年凄苦 001 多年长工? 以求生存 004 革命春风? 掠过心田 006 被抓壮丁? 饱受欺凌 009 第二章 浴血硝烟 九死一生 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党的培养下,在革命环境的铸就中,他迅速成长,信仰和信念得以涅槃,意志和力量得到增强。 瓦子街镇? 迎来转折 015 三五九旅? 培育奇兵 018 壶梯山上? 首次立功 022 全连推荐? 光荣入党 027 东马村中? 攻坚拔寨 030 临皋纵深? 截敌奇袭 033 永丰突击? 功震全军 035 第三章 辗转南疆 淬火成钢 十万大军出玉门,向天山南北挺进,一边维护边疆安全,一边开展垦荒生产。张富清将个人命运与解放大西北及维护新疆的和平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跟随部队一路西征,进入新疆屯垦戍边。1953年,他积极响应抗美援朝号召,一腔热血火速奔赴北京。 随军西征? 直达喀什 041 铸剑为犁? 屯垦戍边 048 响应援朝? “长征”进京 053 速成中学? 补习文化 057 第四章 响应号召 奉献异乡 响应组织号召,毅然选择到湖北最边远最贫困的来凤县。在这里,虽然工作岗位几经变换,也有一同来的战友申请调走,但是他为贫困地区奉献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 回家探亲? 收获爱情 061 面临转业? 毅然抉择 065 粮店主任? 不知“变通” 071 选入党校? 学习两年 078 第五章 一门心思 为民造福 深入基层一线,长年累月驻村扎点,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相继为老百姓解决吃饭、饮水、用电、生产、农田灌溉等方方面面的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对党对组织的绝对忠诚,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初心。 分管财贸? 扭亏为盈 082 两封电报? 忠孝难全 086 探洞引水? 筑坝修渠 090 “三顾茅庐”? 引进工匠 098 缺吃少穿? 驻队解决 103 土苗山寨? 亮起电灯 111 决战大坝? 提水灌田 117 技术改造? 一箭三雕 122 第六章 家有贤妻 患难与共 在工作和家庭的天平上,张富清几乎将全部精力倾向于工作。在他身后,是妻子多年来的理解、支持和付出。不管家庭困难有多大,贤妻始终坚忍顽强、无怨无悔地将四个孩子拉扯成人。 动员妻子? 辞去公职 128 家庭生活? 陷入困境 133 女儿重病? 永留遗憾 138 两斤清油? 情重如山 142 欲将儿子? 送回老家 146 全家福照? 独缺父亲 149 儿女“探望”? 父爱无声 152 新买棉袄? 送给他人 159 一封家书? 千里解围 162 第七章 一腔热血 不减当年 虽年过半百,但英雄不减当年勇。每至一个新的工作岗位,甘于奉献,干劲十足,为自己当年的无悔选择交上了圆满的答卷。 一纸建议? 发展油桐 167 身中漆毒? 不下火线 173 住洞修通? “挂壁”公路 179 深更半夜? 赶路送行 185 四处奔波? 开辟货源 191 最后一站? 披荆斩棘 195 第八章 心中无我 至公无私 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很少顾及自己和家庭。老百姓的利益受损,他会毫不留情地对人“开刀”。对家庭困难和个人升迁,他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对子女就业及工作分配、调动,他从不向组织和个人打招呼。好不容易得到提档增薪的机会,他却高风亮节,让与他人。 盼被招工? 求父“碰壁” 199 老师眼中? “干部家庭” 204 为了百姓? 两次发怒 208 补丁裤子? 终于“退役” 212 工作分配? 再次“碰壁” 217 五喜临门? 合影聚餐 220 “孔融让梨”? 成为佳话 223 第九章 桑榆暮景 本色不改 青丝已熬成白发,岁月不再少年。纵使与病魔狭路相逢,他也从未屈服,始终保持突击者的顽强和意志,坚挺站立。 28 年之后? 回乡祭拜 227 兄妹三人? 借钱救母 231 高位截肢? 重新站立 236 每日锁药? 不嫌麻烦 243 一次特殊? “主题党日” 246 固执选用? 便宜晶体 250 第十章 深藏功名? 润物无声 面对媒体采访,已经 95 岁高龄的他拿出突击的姿态,讲述自己的本色人生;面对各种荣誉,他功成不居,回归平淡。 信息登记? 意外发现 254 特殊报告? 书记重视 259 接受采访? 一波三折 264 老兵军礼? 一生情怀 271 载誉归来? 功成不居 277 特别日子? 迎来曙光 283 附录一 张富清年谱 288 附录二 张富清的生活、家庭逸事 299 后 记   ——为新时代铸就一座精神丰碑 319 参考书目 34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