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第二次浪潮之后(20世纪80年代后的性别文化景观)/性别批评丛书

第二次浪潮之后(20世纪80年代后的性别文化景观)/性别批评丛书

  • 字数: 21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桦桢|责编:顾世宝|总主编:屈雅君
  • 商品条码: 97875203590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回顾了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发生、发展与结束,而后批判了色情文化,分析了硬汉形象,讨论了酷儿文化、技术冲击和性别气质变化,最后以对当代父权制伦理问题的反思收尾。本书的最终结论是:虽然当代世界经历了第二次浪潮的洗礼,但父权制文化仍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统治地位,保守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者都不会满意于性别调和的现状,然而性别巩固和性别消解的冲突、对抗与博弈中,性别调和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 本书首先回顾了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发生、发展与结束,而后批判了色情文化,分析了硬汉形象,讨论了酷儿文化、技术冲击和性别气质变化,最后以对当代父权制伦理问题的反思收尾。本书的最终结论是:虽然当代世界经历了第二次浪潮的洗礼,但父权制文化仍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统治地位,保守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者都不会满意于性别调和的现状,然而性别巩固和性别消解的冲突、对抗与博弈中,性别调和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
作者简介
桦桢,男,1984年4月出生,2006年6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9年6月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6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7月至今,执教于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发表《冯唐小说中的欲望与虚无》、《<风雅颂>与阎连科的理想国》、《文学创作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等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第一章 告别第二次浪潮 第一节 回望第二次浪潮 一 源起:天时、地利、人和 二 审视:成与败 第二节 男权回潮,女权退潮 一 回潮:新保守主义 二 退潮:后女性主义 三 存疑:“后回潮”与“第三次浪潮” 第二章 色情的崛起 第一节 认识色情 一 色情的定义 二 当代色情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色情文化 一 色情影视 二 色情卡通与色情电子游戏 三 网络时代的色情 第三节 色情、性别与父权制 一 重审色情 二 禁忌——色情的法则 三 父权制阴影下的色情——阳具的威力 第三章 硬汉的回归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硬汉 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硬汉形象的三个发展阶段 二 硬汉的特征 第二节 硬汉群像 一 肌肉硬汉形象 二 伦理原则高于男性气质 第四章 酷儿文化的兴起 第一节 同性恋运动与酷儿理论 一 名词的发明 二 运动的发生 第二节 融入主流文化的酷儿们 一 流行乐坛的中性风与同性恋 二 主流影视作品中的酷儿形象 三 爱好同性恋文化的异性恋者 第三节 酷儿文化与父权制伦理 第五章 技术革新与性别抽离 第一节 性的抽离 一 性对象的抽离 二 性本身的抽离 第二节 性别的抽离 第六章 削弱的阳刚与增强的女力 第一节 削弱的阳刚 一 影视作品中男性气质的改变 二 男性时尚的更迭 第二节 增强的女力 一 主流文艺作品中的女英雄 二 后女性主义女性 第七章 第二次浪潮后的性与性别伦理 第一节 艾滋病传播与保守主义复兴 第二节 堕胎权 第三节 爱与性 第四节 婚姻与家庭 第八章 结论或未结之论 第一节 从“异形”四部曲再看冲突与调和 一 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 二 詹姆斯·卡梅隆的《异形2》 三 大卫·芬奇的《异形3》 四 让-皮埃尔·热内的《异形4》 五 “异形”的启示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一 反思:女性主义、自由主义与左翼 二 展望:性别文化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