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中产阶层比重的测度及变迁研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大数据学院论丛

中国中产阶层比重的测度及变迁研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大数据学院论丛

  • 字数: 173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张晓华|责编:杨雪//姜玉满
  • 商品条码: 97875096757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8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中国在经济高 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 问题,如贫富两极分化、不 公平等,且两极分化和不公 平势必会造成社会中间阶层 的削弱,进而产生社会动荡 和不稳定。中国社会要发展 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稳 定的“橄榄型”现代社会,需 要培育庞大的社会中间力量 ,即中产阶层,它是现代社 会走向稳定的基础,在维持 社会结构合理化发展、社会 公平化发展等方面的地位举 足轻重。 然而,中国中产阶层到 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其 规模有多大?发展现状到底 如何?变化规律怎样?等等 一系列问题都值得研究。之 前的国内外学者对中产阶层 已经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 究,经济学界常从单一的收 入等指标入手,社会学界常 辅助问卷调查数据从多指标 入手研究中产阶层。本书从 多维度指标对中国中产阶层 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并基于现代非参数联合核 密度函数的方法测度中产阶 层的比重,同时重点考虑构 建中产阶层的主观指标的影 响因素,最后将函数性数据 分析方法引入中产阶层的变 迁趋势之中,对于完善中产 阶层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章 导论 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文献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内容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产阶层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节 研究中产阶层的理论基础 一、“结构化”与“碎片化”理论 二、“中产化”与“断裂化”理论 三、“四个利益集团”理论 四、共同富裕理论 五、公平与效率理论 第二节 中产阶层的概念 一、中产阶层与中等收入群体概念辨析 二、中产阶层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中产阶层指标的构建和识别标准 一、指标构建的原则 二、职业指标的构建 三、收入指标的构建 四、消费指标的构建 五、受教育程度指标的构建 六、财产指标的构建 七、主观阶层认同指标的构建 第四节 数据说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产阶层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节 职业界定的边缘中产阶层 一、基于宏观层面数据对职业中产的描述 二、基于微观层面数据对职业中产的描述 第二节 收入界定的边缘中产阶层 一、基于宏观层面数据对收入中产的描述 二、基于微观层面数据对收入中产的描述 第三节 消费界定的边缘中产阶层 第四节 受教育程度界定的边缘中产阶层 第五节 财产界定的边缘中产阶层 第六节 主观阶层认同界定的边缘中产阶层 第七节 综合指标界定的核心中产阶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非参数角度中产阶层比重的测度 节 测度模型 一、一维度密度函数的核估计 二、二维度密度函数的核估计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