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郑玉^ 魏华阳
  • 商品条码: 97875136519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5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国经济形势的现实状况决定了系统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的理论需要,但以往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目前,基于我国“以模仿求突破”的探讨并未形成统一的研究结论,没有关注到国际技术转移与溢出可能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门槛效应,更忽视了知识产权保护诱发国际技术扩散并提升我国企业创新绩效的机理。而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研发的激励效应虽已达成共识,但较少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对异质性企业的不同作用机制。鉴于当前我国创新乏力和传统理论解释力欠佳的现状,在系统总结知识产权经济理论与创新理论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紧迫而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书在对知识产权经济理论与创新理论等文献进行回顾并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知识产权的创新效应进行了从理论框架到实证检验的分析,再到相关机理的探讨。基于我国转型期的制度背景,分别分析了知识产权制度如何影响国际技术扩散(国际贸易、FDI和技术许可)和自主创新,并由此实现我国技术进步的内在机理。
作者简介
郑玉(1985-),河南信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讲师,博士,从事公司金融、技术创新、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数十篇论文。参与多家大型企业的战略评估和战略规划,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4 第二节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7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7 二、研究方法8 第三节相关概念的界定9 一、知识产权9 二、国际技术扩散10 三、创新绩效11第二章相关文献回顾与总结13 第一节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13 一、专利制度设计13 二、创新类型研究17 第二节实证研究回顾与述评22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测度指标22 二、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26 三、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技术扩散影响的研究29 四、知识产权保护对R&D投入影响的研究35 第三节本章小结37第三章基础性理论及分析框架39 第一节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39 一、技术创新相关理论39 二、技术转移相关理论41 第二节制度与知识产权保护47 一、制度相关理论47 二、知识产权相关理论49 第三节本章小结57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目录第四章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背景分析及度量59 第一节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背景分析59 一、知识产权概述59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经验及中国的现状63 第二节中国各省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度量与测算69 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一般测算方法69 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测算71 三、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的缺陷83 第三节本章小结84第五章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技术扩散与企业创新绩效85 第一节知识产权保护、贸易技术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85 一、引言85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90 三、数据与模型94 四、结果98 第二节知识产权保护、FDI技术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102 一、引言102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06 三、数据与模型109 四、结果112 第三节知识产权保护、许可技术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115 一、引言115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19 三、数据与模型123 四、结果125 第四节相关机理与本章小结128 一、机理探讨128 二、小结129第六章知识产权保护、R&D投资与企业创新绩效133 第一节概述133 一、引言133 二、文献回顾136 第二节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39 一、基准模型140 二、初步拓展:存在侵权行为141 三、进一步拓展:不同产业的技术特征143 第三节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144 一、数据、变量与估计方法144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151 第四节相关机理与本章小结175 一、机理探讨175 二、小结176第七章总结与展望179 第一节主要研究结论179 第二节相关政策建议183 第三节主要创新点、研究不足及展望187 一、主要创新点187 二、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188参考文献190附录217 附录12001—2015年中国各省份律师人数217 附录22001—2015年中国各省份总人口数218 附录32001—2015年中国各省份的律师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219 附录42001—2015年中国各省份司法保护水平取值220 附录52001—2015年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取值基准的测算221 附录62001—2015年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取值222 附录72001—2015年中国各省份成人识字率223 附录82001—2015年中国各省份社会公众意识取值2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