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话剧舞台上的莎士比亚

中国话剧舞台上的莎士比亚

  • 字数: 25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孙艳娜|责编:范迎
  • 商品条码: 97875201816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中国话剧舞台上莎士比亚戏剧演出 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梳理,突破前人或话剧戏曲 兼重或侧重于戏曲莎演的研究局限,专以话剧莎演 为研究对象,秉承莎氏戏剧文本与话剧表演手法相 结合、学术研究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宗旨,以时间 为主线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层面对莎剧演出 进行横向分析纵向对比,厘清不同历史时段国人对 莎士比亚及其戏剧接受态度与方式之异同,归纳演 绎出话剧莎演政治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建构 起中国话剧舞台上莎剧演出体系,拓展了中国莎学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简介
孙艳娜,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郑州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莎士比亚研究。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莎士比亚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接受与流变研究”和 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中国舞台上莎剧编演的嬗变轨迹”。著有Shakespeare in China(《莎士比亚在中国》)。
目录
第一章 莎士比亚与文明戏(1899~1918):文化转译 第一节 话剧在中国的肇始 第二节 莎士比亚初入中国 第三节 莎士比亚翻译家林纾 第四节 莎士比亚在文明戏舞台上的演出 第二章 莎士比亚与初期话剧(1919~1930):文化模仿 第一节 胡适与莎士比亚 第二节 田汉与莎士比亚 第三节 上海戏剧协社与1930年《威尼斯商人》演出 第三章 莎士比亚与战时话剧(1931~1948):文化武器 第一节 1937年上海业余实验剧团演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二节 余上沅与国立剧校的莎剧演出 第三节 上海沦陷时期李健吾的莎士比亚戏剧改编 第四节 黄佐临与《乱世英雄》演出 第四章 莎士比亚与“十七年”话剧(1949~1966):文化写实 第一节 “十七年”期间的话剧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第二节 胡导与莎士比亚演出 第三节 张奇虹与1961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五章 莎士比亚与新时期话剧(1977~1989):文化探索 第一节 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 第二节 张奇虹的《威尼斯商人》演出 第三节 徐晓钟与1980版《马克白斯》 第四节 徐企平与莎士比亚戏剧演出 第六章 莎士比亚与多元化话剧(1990至现今):文化改编 第一节 1994年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 第二节 林兆华与莎士比亚戏剧演出 第三节 田沁鑫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