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环境史(先秦卷)

中国环境史(先秦卷)

  • 字数: 25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张翠莲|编者:戴建兵|责编:包小冰
  • 商品条码: 97870405546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距今300万年前人类产 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 国,漫长的先秦时期自然环 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生长于 斯的古代先民为求得生存, 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理 念支撑下,因地制宜,利用 自然并加以改造,创造了璀 璨的彩陶文明、黑陶文明和 青铜文明。本书运用传世文 献和出土考古资料,同时结 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 、民族学、民俗学等多个学 科的研究成果,对先秦时期 人与自然之间纷繁复杂关系 的流变历程和机制进行全方 位的梳理,以期从更深层次 理解中华文明的本质所在。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与自然环境变迁 第一节 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 一、东北地区 二、华北地区 三、西南地区 四、青藏高原区 五、西北内陆区 第二节 降水变化和古河道变化 一、降水变化 二、古洪水事件 三、古河道迁移 第三节 湖泊水位与海平面变化 一、湖泊水位与面积变化 二、海平面变化 三、古气候变化的周期性 第二章 生态环境变化与动物的迁徙和驯化 第一节 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发展和特征 一、中国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 二、中国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 第二节 动物的绝灭与迁徙 一、猛玛象和披毛犀的南迁 二、亚洲象的南迁 三、犀的南迁 第三节 动物的驯化与畜养 一、狗的驯化 二、猪的畜养 三、马和绵羊的驯化 第三章 人类活动范围的拓展与植被演替 第一节 华北地区的植被演替 一、华北地区植被演替的基本特征 二、华北地区植被演替的驱动因素 第二节 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演替 一、全新世以来黄土高原植被的变化 二、全新世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带的演替特征 第四章 环境变迁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中华文明的初兴 一、气候变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二、先秦时期气候变化与中华文明的阶段性演进 第二节 人类与自然的角色互动 一、人类被动依赖环境阶段 二、人类主动适应环境阶段 第三节 环境变化对文化形成的影响 一、气候和植被变化的基本特征 二、人类活动的变化特征 第五章 原始先民对环境的选择与适应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与演化 一、建筑的结构、功能与形象 二、最早的居所——洞穴 三、兴隆洼与半坡: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聚落形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