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事理意蕴(生命实践教育学理据之问)/基本理论研究丛书/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

事理意蕴(生命实践教育学理据之问)/基本理论研究丛书/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

  • 字数: 242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卜玉华|主编:叶澜
  • 商品条码: 97875675255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8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卜玉华编著的这本《事理意蕴(生命实践教育学 理据之问)》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研究的基本理 据问题。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空间性。 西方古代教育研究主要在经验与理性的分野上 思考教育;近代教育研究主要依据市民社会对 平等、自由的追求,自然科学对日常经验的超 越,以及社会实践的分化等展开思索。我们在 探索中国当代教育实践改革的价值追求与实践 路径中发现,教育研究的内在品性应当是一种 事理研究,它要求研究者追问教育的价值理据、 思想方法论、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系,以 及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等问题。教育研究只有着 眼于教育事理,才能真正沟通价值与事实、目 的与工具、理论与实践,并还原教育学的学科 自主性。
作者简介
卜玉华,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伦理学和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已出版专著《课程理念探》《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的世纪转型》,合著《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等,并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承担或参与市级、国家级多项课题。
目录
导言 研究者自述:追寻教育的事理意蕴 一、作为生命成长的主体,不理解生命成长 二、初为教育者,不知如何教育 三、作为教育学教师,不理解教育 四、作为教育研究者,逐步形成了教育学眼光 五、作为教育学研究者,遭遇阐明教育的事理意蕴之困 上篇 回溯历史:教育理据的前人之思 第一章 古代教育的理据 一、古希腊的教育背景 二、柏拉图的探索:依据经验,超越经验 三、亚里士多德:知识分类,理一分殊 四、讨论 第二章 近代教育的理据 一、近代转换及其对教育的挑战 二、夸美纽斯的回应:人的自然性是教育存在的依据 三、近代教育学对教育独特性的诉求:可塑性与主动性的统一 第三章 现代教育的理据 一、知识合法性危机与教育学的内外裂解 二、杜威的方案:新经验论 三、现象教育学的主张: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性关系 四、本纳的再诠释:实践论的现代内涵 中篇 直面教育:探问教育的事理意蕴 第四章 教育研究是一种事理研究 一、事物普遍存在的“事件性”特征 二、“去事件化”研究及其问题 三、教育事理的内涵 四、教育事理研究的实质 五、教育事理研究中的两类动机 第五章 事理研究中教育研究者的身份 一、理事研究中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独特关系 二、研究者“介入”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三、“介入”实践的可能维度 四、事理研究的普遍性与客观性问题 下篇 自我实践:探索中国教育的理据 第六章 检视中国现代教育的实践命题 一、中国现代教育的经典论题及其实质 二、教育实践中的潜在力量 三、教育实践的内部复杂性 第七章 追寻教育的意义源泉 一、教育意义源于何处 二、教育意义的教育学思考 三、教育意义的生成条件 四、教育意义的生成方式 第八章 体验教育实践中的新型思想方法论 一、缘起中国课堂教学状况的方法论思考 二、变革性实践促成复杂思维的生成 三、新型思想方法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催生 四、自主型教育实践与方法论的交互创生 结语 建构一门关于自主发展的新型教育学的可能性 一、重审两种教育研究取向 二、事理研究彰显新型教育的可能性 三、教育学成为一门关于自主发展的科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