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财融课程济学经世(高中财经融合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财融课程济学经世(高中财经融合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 字数: 353
  • 出版社: 上海财大
  • 作者: 编者:唐群|责编:袁敏
  • 商品条码: 97875642356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呈现了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的财经融合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借鉴国外财经素养教育与学科融入交叉并行的课程形态,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抓住高考改革契机,围绕培育“德高、体健、学勤、行笃”的高素质人才,架构了“财经奠基课程”“财经广域课程”“财经核心课程”(三类课程九个模块),积极探索高中大学财经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财经奠基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社会人文”“数学信息”三个模块,主要是在必修课中渗透财经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财经广域课程包括“经济数理”“国际理解”“财经人文”三个模块。主要是在选修课中加强财经教育,面向有兴趣的学生。财经核心课程包括“市场分析”“金融会计”“经济法学”三个模块。主要依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面向创新班学生。
作者简介
唐群:女,中共党员,理学学士,教育管理硕士。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督学、虹口区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历任嘉定区第一中学教师、北郊高级中学教导主任、南湖职业学校第一分校和南湖高级中学校长、澄衷高级中学校长等职。2014年2月起担任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校长。曾主持《综合高中校本课程框架的探索与实践》《职业学校:市场—学生需求相匹配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问题与突破—基于教研组三位一体教研组机制的高中教学环节针对性研究》《高中生阅读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在高中校本化课程建设与实施中有意注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基于融合的高中财经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等上海市级课题,并分别获得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主编并出版《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校本研修课程化的实践研究》等多本科研成果性书籍,出版个人专著《用心做教育》《育人细无声——高中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曾获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奖项。
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基于融合的高中财经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研究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 (一)国外高中财经教育研究述评/2 (二)国内高中财经教育研究述评/2 三、研究概况/3 (一)概念界定/3 (二)研究目标/5 (三)研究过程/5 (四)研究方法/6 四、研究内容/6 (一)相关情报研究/6 (二)课程内容研究/6 (三)课程评价研究/13 (四)保障机制研究/16 五、研究成果与成效/17 (一)研究成果/17 (二)研究成效/17 六、问题与思考/19 第二章 高中财经融合课程的整体构建/21 第一节 课程目标/24 一、高中育人目标/24 二、财经课程目标/26 (一)国外基础教育财经课程目标/26 (二)国内基础教育财经课程目标/30 三、高中财经融合课程目标/32 第二节 课程结构/35 一、基础教育财经课程框架的发展历程/35 (一)国外基础教育财经课程框架的发展历程/35 (二)国内基础教育财经课程框架的发展历程/38 二、高中财经融合课程的构建原则/39 三、高中财经融合课程的呈现方式/40 第三节 课程资源开发/42 一、高中财经课程资源的内涵与价值/42 二、隐性课程资源:课程师资与制度资源/43 (一)课程师资/43 (二)制度资源/45 三、显性课程资源:财经创新实验室/45 (一)财经创新实验室结构/45 (二)财经创新实验室资源配备/46 第四节 课程实施评价/47 一、财经素养评价的发展历程/47 (一)国外财经素养评价发展现状/47 (二)国内财经素养评价发展现状/48 二、高中财经融合课程的评价依据与原则/48 (一)学生评价依据与原则/49 (二)课程评价依据与原则/49 三、高中财经融合课程评价工具/50 (一)学生财经素养评价工具/50 (二)学生成果评价工具/50 (三)课程评价工具/51 第三章 财经奠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53 第一节 财经奠基课程的课程设计/54 一、财经奠基课程的课程目标/54 (一)聚焦财经教育,呼应社会期待/54 (二)架构课程设计,深植学科厚度/55 (三)探索课程融合,形成校本特色/56 (四)践行财经目标,提升学生素养/56 二、财经奠基课程的流程安排/57 (一)紧扣学科素养,凸显财经融合/57 (二)注重队伍建设,加强理论学习/57 (三)互相借鉴研究,开展学科实践/58 (四)内化财经知识,助推基础课程/58 三、财经奠基课程的教学策略/59 (一)财经知识与核心素养融合/59 (二)财经情境与教学内容融合/59 (三)财经问题与学科活动融合/60 (四)财经评价与活动任务融合/60 第二节 财经奠基课程的课程实施/60 一、社会人文类课程/60 (一)课程涵盖科目/60 (二)课程实施内容/61 二、数学信息类课程/62 (一)课程涵盖科目/62 (二)课程实施内容/62 三、自然科学类课程/63 (一)课程涵盖科目/63 (二)课程实施内容/63 第三节 财经奠基课程实施的典型案例/64 一、社会人文类典型案例/64 (一)语文学科/64 (二)英语学科/78 (三)思政学科/85 (四)历史学科/92 二、数学信息类典型案例/97 (一)数学学科/97 (二)信息技术学科/111 三、自然科学类典型案例/114 (一)物理学科/114 (二)化学学科/122 (三)生物学科/126 (四)地理学科/130 第四章 财经广域课程的设计与实施/137 第一节 财经广域课程的课程设计/138 一、财经广域课程的课程目标/138 (一)财经广域课程的意义/138 (二)财经广域课程的定位/139 (三)财经广域课程各类课程的目标/140 (四)财经广域课程的总目标/140 二、财经广域课程的流程安排/140 (一)财经广域课程的整体架构/140 (二)财经广域课程的课程安排/141 (三)财经广域课程的课程管理/142 三、财经广域课程的教学策略/142 (一)案例教学法/143 (二)情境教学法/144 第二节 财经广域课程的课程实施/145 一、财经人文类广域课程/145 (一)财经人文类广域课程的课程目标/145 (二)财经人文类广域课程的具体课程/146 (三)财经人文类广域课程的课程方案/146 二、经济数理类广域课程/148 (一)经济数理类广域课程的课程目标/148 (二)经济数理类广域课程的具体课程/148 (三)经济数理类广域课程的课程方案/149 三、国际理解类广域课程/150 (一)国际理解类广域课程的课程目标/150 (二)国际理解类广域课程的具体课程/150 (三)国际理解类广域课程的课程方案/151 第三节 财经广域课程的典型案例研究/151 一、财经人文类典型案例/151 (一)哲学与财经/151 (二)选不选物理这是个问题/156 二、经济数理类典型案例/164 (一)财经视角之博弈论初步/164 (二)理财规划从选手机套餐开始/167 三、国际理解类典型案例/173 (一)财商发掘之翔解/173 (二)Lesson Plan Sales Business English/188 第五章 财经核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192 第一节 财经核心课程的融合与实施/193 一、财经核心课程的课程目标/193 二、财经核心课程的流程安排/194 (一)课程开发阶段/194 (二)课程实施阶段/194 三、财经核心课程的教学策略/213 (一)案例教学模式/213 (二)实践教学模式/214 (三)探究教学模式/214 第二节 财经核心课程的内容/214 一、市场分析核心课程/214 二、经济法学核心课程/215 三、金融会计核心课程/216 第三节 财经核心课程的教学实录/217 一、教学案例:新闻中的财经———“一带一路”/217 二、教学案例:经济社会学———人口老龄化/224 三、教学案例:财经法学———经济刑法:网络犯罪/231 第四节 财经核心课程实施的学生案例/241 一、学生MOOR研究课题:社会经济类/241 (一)案例一/241 (二)案例二/243 二、学生MOOR研究课题:法学经济类/245 (一)案例一/245 (二)案例二/247 三、学生MOOR研究课题:贸易实操类/249 (一)案例一/249 (二)案例二/250 第六章 财经融合课程的管理与保障/253 第一节 财经融合课程的管理机制/253 一、学校层面:形成办学特色 提升教育品质/254 (一)行政中心协作,提升管理职能/254 (二)学科课程融合,培育财经素养/255 (三)多元综合评价,提升教学质量/256 二、教师层面:改变教学理念 转变职业角色/257 (一)课程改革推动教师思维方式变革/258 (二)课程改革保障教师主动参与研究/258 (三)课程改革借力教研组集体智慧/259 三、学生层面:增加知识宽度 拓展财经广度/259 (一)完成财经课程,习得财经“必备品格”/259 (二)打通高端资源,具备财经“关键能力”/260 第二节 财经融合课程的组织保障/260 一、建立组织机构/261 (一)成立财经课程管理组织/261 (二)创建学校财经教研组/261 (三)全校参与财经活动/262 二、制定保障制度/264 (一)课程申报制度/264 (二)课程实施制度 /265 (三)课程评价制度/266 三、学校硬件保障/268 (一)创建财经创新实验室/268 (二)学校后勤保障/269 第三节 财经融合课程的师资保障/270 一、依托高校资源/270 二、培育高中财经师资/272 (一)引进专业教师/272 (二)自培课程师资/276 第七章 财经融合课程的成效与展望/279 第一节 财经融合课程的成效/279 一、学生财经素养的提升/280 (一)学生财经素养量表分析/280 (二)学生收获的财经素养教育/282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284 (一)财经奠基课程老师专业素养提升/284 (二)财经广域课程老师专业素养提升/286 (三)财经核心课程老师专业素养提升/288 三、学校财经教育办学特色的彰显/289 (一)形成办学特色/289 (二)完善办学目标/290 (三)展示办学成效/290 第二节 财经融合课程的未来展望/292 一、课程内容不断丰富/292 二、课程实施逐步优化/293 三、课程成效更为凸显/294 附录一:上财北郊高中财经素养量表/296 附录二:调查数据与分析/301 附录三:财经教育在各学科课程中的统整表/306 主要参考文献/348 后记/35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