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分科的学史与历史/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

分科的学史与历史/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

  • 字数: 315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作者: 编者:桑兵//关晓红|责编:李
  • 商品条码: 978720816818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55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今天以前的一切都是历史,因而历史本不分科,况且中国治学讲究贯通,素来不重分科。可是今日的史学,无非分科的学史和分科的历史两种,前者为用各个学科现在的形态追述出来的学科发展史,后者为用不同学科的方法眼界研治的一般或分门别类的历史。其共同性则是以后出外来的观念系统重新组装历史。恰当把握一般倒述的分科之学史、近代以来学科发生演化的分科史,以及面向未来的分科之学三者的联系分别,才能掌握关键,沟通而不附会。
作者简介
桑兵 河北威县人,生于广西桂林,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现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清代以来的学术与思想、近代中日关系史、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等。 关晓红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广东文史馆馆员,著有《晚清学部研究》《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的转型与困扰》《清末新政制度变革研究》等,目前研究方向为晚清史与近代政治制度等。
目录
总 说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分说:分科的学史与分科的历史 第一章 近代中国“文学”源流(1819 —1876) 第一节 西人来华与“文学”变义 第二节 中外见闻中的“文学” 第三节 “采西学”议论中的“文学” 结 语 第二章 清季学制改革与经学 第一节 经学进入学堂 第二节 经学进入学制的考量 第三节 学制颁布与经学分科 第四节 对于“经学分科”的反应与评议 结 语 第三章 中国考古学的形成 第一节 中国上古史的真相 第二节 信史与“文”“物” 第三节 考古学的专门化 第四章 “中国哲学”探源 第一节 “东洋哲学”与“支那哲学” 第二节 泰西哲学与中国固有学问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取向 结 语 第五章 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建立: 北京大学政治学科的早期历史 第一节 议设京师大学堂:立学宗旨与教学分科 第二节 法政科大学的规划及设立 第三节 法科改革及其学术化转向 第四节 现代政治学科的建立 结 语 第六章 中国地学会与科学地理的构建(1909—1911) 第一节 兴调查植根基 第二节 引入东西洋学理 第三节 洋为中用 第四节 以西学地理系统条理中学 结 语 第七章 中国“文化学”的学科构建 第一节 文化、文明与文化史、文明史 第二节 启动与倡导:进入学人视野的新领域 第三节 文化论战对“文化学”的激励 第四节 建构学科:课程、理论体系与学术共同体 结 语 从文化自觉到知识“自觉” 第八章 近代学术的转承与分合:中山大学人文学科的设置及取向(1926—1949) 第一节 从国学到史学 第二节 经史致用 第三节 从民俗学到人类学 结 语 征引文献 人名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