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云外之峰(陈舜臣随笔集)(精)

云外之峰(陈舜臣随笔集)(精)

  • 字数: 120
  • 出版社: 中国画报
  • 作者: (日)陈舜臣|责编:廖晓莹|译者:朱俊华//于晴
  • 商品条码: 978751462003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2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981年,陈舜臣先生在出版《逆旅主人》《东眺西望》等之后,将一些曾在报刊上刊载的,但在未经意间被他抛到云外的文章进行了汇总整理,集结成为了这本《云外之峰》。“云外之峰”源自齐白石的诗句,是指从下面看不见且难以理解的事物。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便是指以自然为师,是向自己的内心寻求答案。 目前已出版的“陈舜臣随笔集”系列书目:《1964年的便笺》《披蝶而舞》《爱唠叨的幸兵卫》《麒麟之志》《随缘护花》《桃李章》《雨过天青》《三灯书斋》《仙药与鲸》《东眺西望》《史林有声》《九点烟记》《论语抄》《作为地球人》《含笑花之树》《英雄长在》《七福神与曼陀罗山》《通往天竺之路》《逆旅主人》《万邦宾客》《弥缝录——中国名言集》《花狸居主》。
作者简介
陈舜臣(1924—2015),以创造推理小说、中国历史小说叱咤日本文坛五十余载,但是其文化随笔的价值却常常被忽略。他善于挖掘中日文化在琐碎日常中的诸多差异以及背后深刻的渊源,并将其用大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文风儒雅,笔触生动而又富有哲思。其随笔展现了不同视角及不同文化观照下的中国历史,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日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朱俊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日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与日汉翻译。参与翻译出版《三国史秘本》(陈舜臣)、《哲学复兴的对话》(马利诺夫、池田大作)等。 于晴,辽宁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主攻方向为中日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与日汉翻译。曾获辽宁师范大学翻译技能大赛日语组一等奖。
目录
001 / 第一章 003 / 现代的渊源 016 / 明朝这一时代 028 / 关于明清兴亡的思考 051 / 第二章 053 / 肩上的重担 057 / 为何做人物评论 061 / 我与《三国志》 068 / 诗人的旅行 074 / 《秦妇吟》 080 / 《西游记》杂感 089 / 林则徐和语言学 093 / 西乡隆盛与李鸿章 098 / 《茶馆》时代 105 / 第三章 107 / 鱼纹 120 / 观《黄河文明展》 123 / 壁画 137 / 翠青时代 143 / 徐渭和董其昌 164 / 云外之峰——齐白石展 168 / 范曾展 171 / 白鹤赞歌 175 / 第四章 177 / 越海民 185 / 献礼 191 / 鉴真使命感的背后 195 / 扬州大明寺 199 / 鉴真的气息——唐招提寺 212 / 闪耀之星——空海大师 225 / 《曼陀罗人》写后感 228 / 重访青龙岗 233 / 中日赠答诗 239 / 寻访交流的足迹 241 / 能量的源泉 253 / 第五章 255 / 《好太王碑》出版 258 / 监译《画本三国志》 261 / 关于前嵨信次的《空海入唐记》 266 / 伴野朗《大航海》解说 273 / 司马辽太郎《鞑靼疾风录》书评 276 / 中薗英助《樱之桥》解说 281 /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