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劳动经济史(1949-2012上下)(精)

中国劳动经济史(1949-2012上下)(精)

  • 字数: 121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宋士云|责编:卢小生
  • 商品条码: 97875203787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2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4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劳动经济史 (1949-2012上下)(精)》分 上下两卷共30章的内容。 具体研究了新中国劳动经 济制度的历史起点、新中 国劳动就业制度的建立、 新中国工资制度的建立、 新中国劳动保险制度和职 工工资福利制度的建立、 农村个体劳动制度向集体 劳动制度的转变、计划经 济体制下城市为中心的劳 动就业制度、计划经济下 的工资制度等经济问题。
作者简介
宋士云:经济史学博士,聊城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与演变”的研究成果结题评优秀项目,在《经济研究》《中国经济是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经济史学方面的转业学术论文40多篇。
目录
上卷目录 第一篇 两次社会经济形态转变中的劳动经济(1949—1956) 第一章 新中国劳动经济制度的历史起点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下的雇佣劳动制度 (一) 招工用工制度 (二) 劳动管理制度 (三) 工资制度 (四) 劳动保险制度 二 新民主主义劳动经济制度的建立和扩展 (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劳动经济制度 (二) 抗日战争时期的劳动经济制度 (三) 解放战争时期的劳动经济制度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 第二章 新中国劳动就业制度的建立 一 对失业人员的救济与安置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严重的失业问题 (二) 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三) 解决失业问题取得的成效 二 劳动力统一招收与调配制度的形成 (一) 劳动力招收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二) 劳动力统一调配制度的建立 (三) 以固定工为主的用工制度的形成 (四) 农村劳动力流动逐渐受到限制 三 企业劳动管理制度的建立 (一) 企业劳动定额的制定和实施 (二) 企业初步实行编制定员制度 (三) 企业劳动保护的加强 (四) 整顿与巩固劳动纪律 四 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的开展 (一) 失业工人的转业训练 (二) 后备技术工人的培训 (三) 劳动力培训的成就与经验 五 就业增长与就业结构变化 (一) 1949一1956年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的变化 (二) 就业人数扩大与失业率下降 (三)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 第三章 新中国工资制度的建立 一 工资制度的调整和初步改革 (一) 工资制度的个别调整和存在的问题 (二) 以大行政区为主导的初次工资改革 (三) 国家机关的供给制和工资制的变革 二 1956年全国统一进行的工资改革 (一) 工资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二) 工资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 工资改革的意义和问题 三 私营企业的工资调整与改革 (一) 公私合营前私营企业工资的调整与改革 (二) 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 …… 第二篇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经济(1957-1978) 下卷目录 第三篇 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劳动经济(1979-1991) 第四篇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劳动经济(1992-2001) 第五篇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劳动经济(2002-2012) 中国劳动经济史大事记(1979-2012)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