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第二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第二版)

  • 字数: 348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李平
  • 商品条码: 9787301245347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8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增加了若干重要的知识点,比原来更丰富、全面。本书是专为电大、函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编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既涵括五四迄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史现象、文学思潮及流派,也重点分析了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是一本深入浅出的教材。
作者简介
李平 山东鲁东大学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副主任 教授
目录
绪论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二从“启蒙文学”到“文学启蒙”/ 第一章“五四”时期的文学(1917—1927)/ 第一节古代文学的终结与现代文学的诞生/ 一前“五四”文学/ 二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三文学革命中的斗争/ 第二节周氏兄弟与“五四”散文的繁荣/ 一《新青年》作家群/ 二鲁迅的前期杂文和散文/ 三周作人、林语堂与小品文/ 四冰心、朱自清与“五四”美文”/ 第三节郭沫若与白话诗的崛起/ 一胡适、郭沫若与初期白话诗/ 二《雪朝》、繁星体、湖畔诗社与冯至/ 三徐志摩、闻一多与新格律诗/ 第四节鲁迅与现代小说的开端/ 一《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二人生派小说与乡土小说/ 三郁达夫与艺术派小说/ 第五节现代话剧的引进与摹仿/ 一文明戏、问题剧与爱美剧/ 二欧阳予倩、田汉、洪深、郭沫若、丁西林与初期话剧/ 第二章左翼时期的文学(1928—1937)/ 第一节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一“革命文学”/ 二“左联”与左翼文艺运动/ 三东北作家群与“两个口号”/ 第二节诗歌的艺术化与革命化/ 一李金发与象征诗派/ 二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三蒋光慈、殷夫与臧克家/ 第三节小说的三足鼎立与四分天下/ 一茅盾与左翼小说/ 二海派与新感觉派/ 三废名、沈从文与京派小说/ 四巴金、老舍与李劼人/ 第四节曹禺与话剧的中国化/ 一曹禺、李健吾与话剧的中国化/ 二夏衍与左翼戏剧/ 第五节散文的战斗性与多样化/ 一鲁迅的后期杂文/ 二小品文的繁荣/ 三京派与开明派散文/ 四游记与报告文学/ 第三章战争时期的文学(1937—1949)/ 第一节三个地区文学的不同发展/ 一“文协”与抗战文艺运动/ 二《讲话》与延安文艺座谈会/ 第二节小说的成熟与收获/ 一讽刺暴露性小说/ 二张爱玲的《传奇》/ 三巴金、老舍、萧红与战争中的文化反思/ 四赵树理、孙犁与解放区小说/ 第三节诗歌的愤怒与智慧/ 一抗战初期的诗歌运动/ 二艾青、阿垅与七月诗派/ 三穆旦与九叶诗派/ 四民歌与民谣/ 第四节戏剧的拟古与写实/ 一郭沫若与历史剧的繁荣/ 二曹禺与现实题材的收获/ 三解放区的戏剧改革/ 第五节报告文学的崛起与杂文的“鲁迅风”/ 一报告文学的崛起/ 二杂文的“鲁迅风”/ 第四章新中国时期的文学(1949—1965)/ 第一节文学批判与文学运动/ 一第一次文代会与建国初的批判运动/ 二“双百”方针与“反右”运动/ 第二节诗歌的颂歌潮流/ 一、颂歌潮流的兴起/ 二郭小川与颂歌主流/ 三绿原、曾卓、唐湜与潜在写作/ 第三节散文的朴素与精致/ 一巴金与通讯特写/ 二杨朔与模式化散文/ 三邓拓与《三家村札记》/ 四《从文家书》与《傅雷家书》/ 第四节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 一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与农村小说/ 二吴强、曲波、茹志鹃与战争小说/ 三梁斌、欧阳山、杨沫与革命史小说/ 四王蒙与“干预生活”小说/ 五姚雪垠与历史小说/ 第五节戏剧的衰退与繁荣/ 一现实剧艺术的普遍下滑/ 二老舍、田汉与历史剧/ 三革命史戏剧的繁荣/ 第五章“文革”时期的文学(1966—1976)/ 第一节文学浩劫与灾难/ 一《海瑞罢官》与“文革”开始/ 二《纪要》与“九一三事件”/ 第二节样板戏与帮派文学/ 一“样板戏”的样板化/ 二“帮派文学”与公开创作/ 第三节潜在写作与地下文学/ 一穆旦、丰子恺与潜在写作/ 二张扬、赵振开与地下文学/ 三黄翔、食指与白洋淀诗派/ 第六章新时期的文学(1976—1984)/ 第一节文学的回归与复兴/ 一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 二新时期的文学思潮/ 第二节散文的沉思与报告文学的辉煌/ 一巴金、冰心、杨绛与孙犁的晚年散文/ 二徐迟与报告文学/ 第三节诗歌的呼喊与朦胧/ 一艾青与“归来者”/ 二北岛、舒婷、顾城与朦胧诗/ 第四节小说的反思与寻根/ 一刘心武与伤痕文学/ 二王蒙、张贤亮、古华与反思文学/ 三戴厚英、张洁、张弦、铁凝与人道主义文学/ 四蒋子龙、高晓声、谌容、路遥与改革文学/ 五张辛欣、刘索拉与荒诞小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