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后殖民视野下的迈克尔·翁达杰小说研究

后殖民视野下的迈克尔·翁达杰小说研究

  • 字数: 26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丹|责编:郭晓鸿
  • 商品条码: 97875203715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流散文学(diasporic lierature)是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前沿话题之一。在诸多流散作家中,祖籍斯里兰卡,现居加拿大的作家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堪称该群体中的领军人物。特殊的人生经历与文化背景使翁达杰的作品包含了母国或西方文学少有的多元文化因子,其作品在内容、体裁、写作技法等方面均打破传统小说的套路,优美的词句在带给读者感官享乐之余,也留下许多空白,等待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填补其中隐含的深刻寓意。本研究在细读英文原版小说及其译本的基础上,借用后现代叙述学、解构主义、后殖民、新历史主义等理论,将文本与理论相结合展开论述。与从前零散的研究相比,本书尝试从整体上把握翁达杰的小说,但在具体分析每部作品时又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力图以更立体的方式展现翁达杰的小说艺术。研究既关照小说的内容层面,亦顾及叙述策略层面,将翁达杰在小说中体现的“后殖民批判”与“主体建构”这两大主题置于流散语境中考察。
作者简介
刘丹,女,四川省内汀市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加拿大约克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已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项,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1项。
目录
绪论 一 流散文学与后殖民文化理论研究 二 流散知识分子对后殖民文化理论的建构 三 研究缘起及研究现状 四 创新点与主要研究内容 五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部分 东西方文化冲突与后殖民批判 第一章 用碎片书写历史与自我——《世代相传》 第一节 《世代相传》引发的争议 第二节 《世代相传》复杂的写作背景 一 与殖民、种族问题相关的斯里兰卡历史 二 翁达杰家族背景及本人经历的特殊性 第三节 《世代相传》之所谓“非东方主义” 一 以虚构动机见历史叙述本质 二 从虚构痕迹判断作者权威意识 三 透过塑造的东方形象看作者立场 第四节 历史碎片折射出的后殖民批判 一 殖民与反殖民历史的微观再现 二 人物形象与后殖民批判 三 《世代相传》在文体上的“去中心化” 第五节 在两个自我之间“奔跑” 一 “奔跑”的原因 二 在“奔跑”中保持平衡 第二章 《阿尼尔的灵魂》: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翁达杰的“协调者”角色 第一节 西方文化遭遇东方本土文化的尴尬 一 西方“先进”文化在东方的挫败 二 西方理念之于东方文化的片面性 第二节 基于东方佛教伦理与西方科学理性的两种“真实”观的碰撞 一 实证主义者眼中的“真实” 二 建构于佛教基本观念“空”之上的“真实” 第三节 东西方文化的“协调者” 一 忠实传递东方佛教伦理思想 二 书写基于东方文化的“小写历史” 三 阿尼尔的“灵魂”: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开始 第三章 《英国病人》:全球化时代的民族身份与历史书写问题 第一节 殖民主义的同质化手段 一 “国际杂种”与民族身份的同质化 二 历史的同质化与作者权威的标榜 第二节 反同质化对策 一 质疑“后民族时代” 二 “大写历史”中的“幽灵” 三 “英国”病人非英国病人——作者特权的放弃 第三节 全球化语境中民族主义的新面孔 一 在交流中疗伤:人物间的跨民族情谊 二 边缘人的“第三种维度” 三 全球主义的民族化与民族主义的全球化 第二部分 翁达杰对西方“内部殖民”的批判 第四章 种族他者的主体追寻之路:《经过斯洛特》 第一节 后殖民时代种族他者的主体危机 一 主流文化的压制 二 种族他者的“双重意识” 第二节 主体的选择 一 应对主体危机的消极策略:诉诸暴力或占有性主体关系 二 应对主体危机的积极策略:建构流动的主体性 第三节 翁达杰在人物身上的自我投射 第五章 《身着狮皮》:互文对“属下”问题的观照 第一节 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启示 一 内容的互文性 二 主题的互文性:“狮皮”——话语与权力 三 《吉尔伽美什》对“属下”历史叙述的启示 第二节 立体主义空间观与“中心一边缘”秩序的解构 一 立体主义绘画艺术与《身着狮皮》的创作 二 静态空间观与“中心一边缘”秩序的“合法化” 三 立体主义艺术空间观与二元社会秩序的解构 第三节 暗色调主义——为“属下”驱逐黑暗 一 关注视线的“降级” 二 黑暗与光明——沉默、暴力与言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