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政策科学视野中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网络及其工具选择)

政策科学视野中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网络及其工具选择)

  • 字数: 25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洪江|责编:张林
  • 商品条码: 97875203807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1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新型城镇化理论 研究与政策科学理论结合的 尝试,运用比较研究、系统 研究等方法,对影响新型城 镇化实现的关键变量:新型 城镇化本身及其环境,新型 城镇化的政策目标、政策网 络、政策工具选择进行深入 解析,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新 类型说,从开放政策网络、 打破固化网络联结等方面入 手推行新型城镇化,坚持市 场政策工具优先,实行“稳 定”的政策工具与工具的稳 定,构建促进财政基础转型 的工具组合,改进政策网络 管理提高工具效率,以顺利 实现新型城镇化。
作者简介
王洪江,男,1973年10月生,浙江义乌人,2016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曾在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担任浙江省农村工作指导员,并获优秀称号,熟悉基层治理工作,主要研究兴趣:新型城镇化、公共政策分析、政党政治,有合著一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二 基本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城市与城镇 (二)城市化与城镇化 (三)新型城镇化 (四)政策目标 (五)政策网络 (六)政策工具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论著的创新与局限 (一)论著的创新点 (二)论著的局限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其文献评述 一 城市化理论 (一)城市化演变的客观规律认识 (二)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 (三)城市化资源的集聚与利用 (四)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五)城市化形态的物理呈现 二 中国城市化政策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城市化的中国政策 三 政策网络理论 (一)政策网络理论发展源流 (二)政策网络类型及其管理等研究 四 政策工具理论 (一)政策工具分类的研究 (二)政策工具选择的研究 五 政策执行理论的研究进路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 一 当前中国城镇化究竟是否构成一种新的类型? (一)世界城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城镇化类型 (二)中国城镇化属于新的类型何以可能? 二 在城市化历史坐标中定位中国新型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是体制渐进转型与快速城市化相融相合的城市化 (二)新型城镇化是注重城市化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三 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 (一)经济新常态要求新型城镇化的常态化 (二)经济新常态要求新型城镇化应有新作为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目标论析 一 新型城镇化政策及其目标:基于规划的分析 二 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质性目标 (一)正义: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根本追求 (二)效率: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三)稳定:新型城镇化特征决定的重要约束 三 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工具性目标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网络分析 一 政策网络理论在中国是否适用? 二 政策网络理论在新型城镇化政策领域的适用性 三 新型城镇化过程的政策网络类型与结构 (一)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社群 (二)新型城镇化的府际网络 (三)新型城镇化的生产者网络 (四)新型城镇化的专业网络 (五)新型城镇化的议题网络 四 不断调适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网络互动结构 (一)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之间的互动结构改进 (二)改变府际网络和生产者网络联盟及其与其他网络的互动结构 (三)充分发挥专业网络等作用的同时改善网络结构互动多样性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一 新型城镇化领域的政策“工具箱” (一)强制性工具 (二)利益诱导型政策工具 (三)信息型政策工具 (四)自愿性政策工具 二 影响新型城镇化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 (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执行实质就是政策工具选择过程 (二)影响新型城镇化政策工具选择的要素图谱 三 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工具优化 (一)市场化政策工具优先是城市化的客观规律 (二)新型城镇化目标要求“稳定”的政策工具与工具的稳定 (三)建立有利于新型城镇化财政新基础形成的政策工具组合 (四)不断改进新型城镇化政策网络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