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语音史考论

语音史考论

  • 字数: 625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刘晓南
  • 商品条码: 9787572004896
  • 版次: 1
  • 页数: 569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论集收集作者自1995年以来,二十余年间在学术期刊或集刊上所发表的语音史方面理论研究与具体语音问题的考证的论文34篇,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通论;第二单元字音考;第三单元\\\\\\\\\\\\\\\"通语音考;第四单元历史方音考,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刘晓南,湖南平江人,1957年7月生,文学博士。曾在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工作,现任复旦大学古籍所汉语言文字学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汉语史、音韵学,研究领域为语音史、历史方言学。出版学术专著《宋代闽音考》(岳麓书社,1999)《汉语历史方言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宋代四川语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该书入选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编著研究生教材《汉语音韵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音韵学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均已结题。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学术兼职有学术期刊《古汉语研究》编委、副主编,学术集刊《中国语言学》编委。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库成员。2009年起,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委。
目录
第一单元 通论 汉语语音史的时空维度——对汉语语音史研究历史的反思 历史方言研究的本体与特征问题 历史方音的文献研究方法论 朱熹的古音学 程朱二氏“四声互用”说考源 唐宋近体诗借韵的语音依据与语料价值 宋代文士用韵与宋代通语及方言 第二单元 叶音考 唐宋叶音异同说 元祐新制与宋代叶韵 试论宋代诗人诗歌创作叶音及其语音根据 论朱熹诗骚叶音的语音根据及其价值 朱熹吴械毛诗音叶异同考 论朱熹《诗集传》叶音对吴械《毛诗补音》的改订 朱熹叶音本意考 重新认识宋人叶音 《诗集传》音释的二音二叶同注例 《诗集传》叶音之音义错位现象——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一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 《诗集传》变调叶音考 第三单元 字音考 《广韵》又音考误 从《广韵》又音看古代的语流音变 “雨,羽也”音训语源辨正 “□(特殊字)”字音义考 第四单元 通语音考 朱熹《诗集传》韵系新论 朱熹音叶全浊清化再论 从朱熹音叶看南宋通语声母 论朱熹音叶中平分阴阳的隐性取音倾向 朱熹语音浊上变去字次考 从朱熹音叶看南宋通语浊上归去的进程 从《四声通解》译注《中原音韵》看早期官话人声 从《四声通解》今俗音看明代前期官话入声 第五单元 历史方音考 中古以来的南北方言试说 毛氏父子吴音补证 试论宋代巴蜀方言与现代四川方言的关系——兼谈文献考证的一个重要功用:追寻失落的方言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