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梦的解析(精)/心理学经典译丛

梦的解析(精)/心理学经典译丛

  • 字数: 446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责编:梁宏宇//朱冉冉|译者:邢雷雷//高申春
  • 商品条码: 978730325908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58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作,同时该书也被视为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了系统研究。该书的出版不仅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还广泛影响了西方当代文学、艺术、教育、伦理学、历史学等领域,与《物种起源》《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作品”。本书为安娜·弗洛伊德主编《标准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全集》(增注版)译本。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一个犹太人家庭,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恋母情结”,“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等概念,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精神分析学始终坚持将性(爱)本能视为人类一切行为的主要动机,从上世纪以来就一直在学术界以及社会上颇具争议。因此,弗洛伊德一生毁誉参半,很难评判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人认为他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也有人将他视为“欺世盗名的江湖骗子”、“变态色情狂”。 2000年,英国BBC将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笛卡尔、牛顿、达尔文、康德、马克思、黑格尔、马克斯韦尔、阿奎那评选为千年来的十大伟人。
目录
第一章 有关梦的科学文献 第一节 梦与清醒生活的关系 第二节 梦的材料——梦中记忆 第三节 梦的刺激和来源 一、外部(客观的)感觉刺激 二、内部(主观的)感觉刺激 三、内部(器官的)躯体刺激 四、纯心理刺激源 第四节 为什么醒后梦会被遗忘 第五节 梦的明显心理特征 第六节 梦中的道德感 第七节 做梦及其功能的理论 第八节 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附言(1909) 附言(1914) 第二章 梦的解析方法:一个梦例的分析 第三章 梦是愿望的满足 第四章 梦的伪装 第五章 梦的材料与来源 第一节 梦的近期和无关紧要的材料 第二节 作为梦的来源的幼儿期材料 第三节 梦的躯体来源 第四节 典型的梦 一、令人尴尬的裸露梦 二、亲人死亡的梦 三、其他典型的梦 四、考试的梦 第六章 梦的工作 第一节 梦的凝缩作用 一、植物学专著的梦 二、一个美梦 三、金龟子的梦 第二节 梦的移置作用 第三节 梦的表现方式 第四节 梦的表现力 第五节 梦的象征表现——一些深层的典型梦 一、帽子用作男人(或男性生殖器)的象征(1911) 二、“小东西”象征生殖器——“被车碾过”象征性交(1911) 三、建筑物、梯状物、洞状物代替生殖器(1911) 四、人象征男性生殖器,风景象征女性生殖器(1911) 五、儿童的阉割梦(1919) 六、小便的象征作用(1914) 七、楼梯梦(1911) 八、变相的楼梯梦(1911) 九、真实感和重复的表现(1919) 十、“正常人的梦的象征作用问题”(1914) 十一、俾斯麦做的一个梦(1919) 十二、一位化学家的梦(1909) 第六节 一些梦例——梦中的计算和言语 第七节 荒谬的梦——梦中的理智活动 第八节 梦中的情感 第九节 润饰作用 第七章 梦的过程的心理学 第一节 梦的遗忘 第二节 回归作用 第三节 愿望的满足 第四节 梦中惊醒——梦的功能——焦虑梦 第五节 原发过程与继发过程——压抑 第六节 潜意识与意识——现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