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阔天空(石挥谈艺录)(精)

海阔天空(石挥谈艺录)(精)

  • 字数: 267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作者: 石挥|编者:李镇|责编:夏应鹏
  • 商品条码: 978755965144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9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集结了新近发现的1935年至1955年石挥发表在《文汇报》《大公报》《侨声报》《玲珑》(新加坡版)等中外报刊上的剧艺漫谈、影坛笔记、剧本、散文、书信,以及手稿、档案等多达125份,配以近百幅罕见的生活照、工作照、剧照、海报、节目单、漫画等。编者历时近三载,为穷尽史料搜遍海内外大小图书馆和档案机构,为更完整地呈现石挥生命轨迹与心路历程补充了极为罕见的一手资料。 其中,以图片形式展示的6期《戏剧报》副刊“艺术生活”呈现出一个意气风发、视野开阔的青年石挥。长篇杂文《天涯海角新篇》《海阔天空》钩沉往事、探寻家史,于笑谈间透露出更多关于石挥和那个时代的秘密。与美国朋友的9封书信则力图从外部视角针砭时弊。《石挥随笔:拍〈鸡毛信〉时的几件事》也许是石挥电影拍摄散记中写得最为精彩的一篇。本书对石挥年谱进行了大幅度更新,将他出现在媒体上的时间提前至1929年,其中石挥与篮球的往事令人颇感意外。作为《石挥谈艺录》的增补卷,书中内容的稀有性相当可观。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石挥(1919—?),原名石毓涛,天津杨柳青人。中国影剧史上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天才,视艺术为生命的、纯粹的现实主义大师,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影坛巨擘。作为演员,代表作有话剧《大马戏团》《秋海棠》及电影《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作为导演,代表作有《我这一辈子》《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1957年,石挥被划为“右派”,后登上“民主三号”邮轮悄然离沪,从此再无音讯,谜案至今未解。其创作生涯虽短暂,作品却历久弥新,影响了几代人。 主编简介 李镇,电影史学者,现供职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目录
目 录 序言 李镇 壹 访谈石挥 1944-?-? 石挥印象记 3 1947-?-? 访:石挥—他做了业余剧团的导演 8 1947-11-01 访话剧皇帝石挥 10 1954-08-11 石挥谈摄制影片时怎样依靠群众 15 贰 推动剧运 1937-05-09 有感于田禽先生的《剧人到哪里去?》 21 1937-07-13 关于《日出》主题歌 24 1940-?-? 《日出》为什么要演第三幕 27 1941-01-01 我对于一九四一年的希望 30 1941-08-10 通俗化戏剧的理论与实践 31 1943-04-19 石挥·生命交给舞台 38 1946-04-20 抗 捐 39 1946-05-18 中国人民是娼妓? 40 1946-05-23 答呼冤人吴祖光 42 附录1:吴祖光回信 45 附录2:为曹禺喊冤 47 1948-11-08 自十五期来的《剧艺》说起 50 叁 剧艺漫谈 1935-11-13 我演《屠户》 55 1937-06-12 北平剧团上演《阿Q正传》改编失败全剧无顶点 58 1937-07-14 我与潘月亭 59 1938-11-16 演技杂记 62 一、艺术家与艺术匠 62 二、舞台的情人 62 三、动和静 63 四、粗线条与细线条 63 五、直线动作与曲线动作 63 六、在晴天下 64 七、老人 64 八、变态青年 64 1938-11-30 基本演技概论 65 聚精会神 65 情绪的记忆 67 1938-12-07 戏剧的动作 70 1938-12-14 表演性格化 72 1939-02-01 后台工作与效果 75 1939-04-12 谨献给初登剧坛的朋友 78 1939-07-02 《茶花女》排演之一角 84 1940-03-30 北京剧社排演中之名剧 关于《原野》:角色个性分析 87 1940-06-16 话剧演员对剧作者·导演·社会 90 一、演员—剧作者 90 二、演员—导演 92 三、演员—社会 94 1940-07-02 多少年后话剧可以代替旧剧 97 1941-08-24 为《原野》演出而写 100 1942-05-01 荒岛英雄 101 1943-01-29 谢 幕 103 1946-08-31 找那么一点东西! 107 肆 剧本·数来宝 1948-?-? 《母亲》本事 113 1948-?-? 《母亲》全部对白 116 1949-08-01 数来宝 158 伍 小说散文 1945-05-01 天涯海角新篇 163 一、黑帽子爹 163 二、京沪路上 165 三、车中夜半时 167 四、哀鸿遍野 168 五、颂北京 171 六、拉洋车的(上) 173 六、拉洋车的(下) 174 七、话剧在古城 176 八、为古城的话剧流泪 178 九、半天看了三个戏 179 十、为女演员哭!(上) 181 十、替女演员哭(下) 183 十一、兄弟行(上) 184 十一、兄弟行(下) 185 十二、西太后的享受(上) 186 十二、西太后的享受(下) 187 十三、吊亡友(上) 188 十三、吊亡友(下) 189 十四、天津二十四小时(上) 192 十四、天津廿四小时(下) 193 十五、杨柳青:我的家 194 十六、清明:扫墓 195 十七、石家的祖先(上) 196 十八、石家的祖先(下) 197 十九、引颈望家乡 198 附录:石挥之诗 200 1946-05-05 海阔天空 202 陆 影坛笔记 1947-03-25 “中电”三厂缺少导演 杨小仲去平拍片 211 1948-12-26 导演喊“开麦拉”以后 212 1949-01-23 《母亲》拍后—编导后记 214 1950-08-15 思想改造还不彻底 216 1951-?-? 《关连长》演员生活体验座谈会 217 1951-11-09 我对苏联电影看法的转变 221 1951-12-17 从影片《关连长》谈思想改造 223 1954-05-31 献给儿童们的一件礼物—《鸡毛信》 225 1954-12-18 石挥随笔:拍《鸡毛信》时的几件事 227 1955-01-22 石挥随笔:说广东话的儿童 250 1955-01-22 石挥随笔:众英雄练马记 252 1955-02-05 石挥随笔:我们的周末晚会 254 柒 杂文随笔 1941-10-10 当北国秋风吹来时 259 1943-05-01 说来惭愧! 261 1945-02-18 与友话别 263 1945-02-21 阿Q的胜利 264 1945-05-30 北平的大酒缸! 266 1945-06-27 等着他 269 1945-10-09 望 梅 273 1946-02-24 迎老友蓝马 275 1946-05-26 中国臭虫不怕DDT! 277 1947-05-09 英子,你到哪里去了? 278 1947-07-03 船行海上时 282 1947-07-24 能说什么 284 1949-?-? 短 简 285 1949-01-26 无稽之辩 286 1949-08-09 影剧界感想 290 1951-01-01 最美丽的 291 1952-01-05 迎接思想改造运动 293 1954-04-20 悼丁力同志 294 1954-05-19 我们热烈拥护周外长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 296 1954-12-15 怀念老艺人水上漂 297 1954-12-16 怀念相声老艺人绪德贵 300 1956-08-14 老刀不磨 新刀不快 演员缺乏锻炼机会 303 1956-11-02 警告玩火者 304 1957-01-24 “各地方言” 305 1957-04-30 推倒清规戒律 306 捌 书信 1945-10-17 亲爱的中国人! 311 1945-10-18 日本人丢脸的事 313 1945-10-21 两个西洋笑话 315 1945-10-22 贝当元首终于胜诉了!(上) 317 1945-10-23 贝当元首终于胜诉了!(下) 319 1945-10-24 三件不大可笑的事情 321 1945-10-25 最新式的降落伞 323 1945-10-26 美国在战后做些什么? 324 1945-10-27 读美国友人来信后书感 326 1947-12-01 石挥等给观众的信 328 一、来函 328 二、复信 329 1949-07-15 代 邮 330 附 录 主编《戏剧报》副刊“艺术生活” 331 1939-10-04 创刊编者言 333 石挥年谱补录 34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