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晚翠之树(今天如何读汪曾祺)/今天如何读经典

晚翠之树(今天如何读汪曾祺)/今天如何读经典

  • 字数: 101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任敏|总主编:刘勇//李春雨
  • 商品条码: 978730029025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78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一说到关于吃食的文章 ,我们就会想起《端午的 鸭蛋》;一想到鸭蛋,我 们就会想起那个爱吃的老 先生汪曾祺。他在生命最 后十七年疯狂写作,留下 十二卷文字,登上文坛大 家的席位。这位“中国最后 一位士大夫”,在他离世二 十几年后,越来越受读者 欢迎。今天我们应该如何 读汪曾祺?虽晚仍翠枇杷 树,他的作品将一直滋养 着我们。
精彩导读
高邮是一座水城 高邮是一座什么样的城 呢?这是长江三角洲平原 上的一处水乡,地处江淮 平原南端。这座不大的城 市,坐拥江苏第三大湖、 中国第六大淡水湖高邮湖 ,又依傍着宽阔的京杭大 运河,众多湖滩分布在城 市的东西,数百条河流交 错有致,是一座名副其实 的水城。水至柔又至刚, 汪曾祺就孕育自这样的一 座水城里,水的秉性影响 了他的性格。 【经典品读】 汪曾祺《我的家乡》中 关于自己性格影响源的 自述 法国安妮·居里安女士听 说我要到波士顿,特意把 机票退了,推迟了行期, 希望和我见一面。她翻译 过我的几篇小说,我们谈 了约一个小时,她问了我 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 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 ?即使没有写到水,也有 水的感觉。这个问题我以 前从未意识到。是这样。 这是很自然的。我的家乡 是一个水乡,我也是在水 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 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 性格,也影响了我作品的 风格。 儿时的乐趣是单纯的, 童年的汪曾祺最喜欢到京 杭大运河的河堤上去玩。 他和小伙伴们站在高高的 河堤上俯瞰密密层层的房 屋,指指这家是谁家、那 家又是谁家。那时的运河 是悬河,河堤是高于城市 的。小小汪曾祺就站在宛 若城墙一般的河堤上看着 城市上空的风筝、鸽子飞 来飞去,又望着河面的野 鸭子游来游去,好不悠闲 自在。 运河的乐趣还体现在河 里的船和在河里打鱼的渔 夫那里。大船都是撑篙的 。汪曾祺细细观察船的样 式:篙是极其长而如碗口 粗的,使船篙的人要一步 一步用篙撑出来。那些古 铜色皮肤的男人们极其壮 实,他们沉默地在大船上 使着力气,目光却清明坚 定。而船老板的年轻老婆 们在船上一边掌舵,一边 就态度悠然地敞开怀来奶 孩子。打鱼的人家是很诗 意的,他们不用钓竿而用 鱼鹰:不动的鱼鹰排在船 边,像一个个临战的战士 ;捕鱼的鱼鹰则显示出神 勇的一面来了,一个猛子 扎进去就叼上来一条鳜鱼 。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 上来一条大鱼,鱼在蹦跶 ,鱼鹰在飞腾;打鱼人眼 疾手快,一手将鱼捞了上 来。围观的人们和鱼鹰都 嘎嘎作响,兴奋异常;打 鱼人则悠悠然然,不动声 色。于是,这条河的悠然 和河上人家的悠然就这样 如水一般浸润了幼年汪曾 祺的心灵。 而离汪曾祺家不远的高 邮湖亦是他常去的地方, 这片湖面积广大,风景优 美,一年四季甚至一天之 中都变幻着不一样的美。 和流动的运河水的悠然不 一样,这片湖常常是平静 的,没有一只船,湖面浩 浩森森,给人的感觉是寂 寞而荒凉的。坐在湖边的 汪曾祺总是被这静美所触 动。黄昏时分,蓝天变成 橘黄、浅黄,又过渡为浓 郁的紫色,这种大自然无 声的美也浸染着幼年的汪 曾祺的心灵,一种对自然 美的欣赏和感悟力也许在 那时候就开始萌芽了。“像 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 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 境。”① 【经典品读】 汪曾祺《我的家乡》中 关于家乡水的描述 我小时候,从早到晚, 一天没有看见河水的日子 ,几乎没有。 P4-6
目录
第一章 一座城孕育一段故事 高邮是一座水城 高邮是一座古城 高邮是一座自然之城 第二章 晚翠之树:八十年代的感情写四十年前的事 学养深厚:饱读诗书的童年 坎坷波澜:沉默的中青年 虽晚仍翠:《受戒》的惊艳登场 第三章 《受戒》: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梦 人性的探索:从翠翠到英子 第四章 《人间草木》:绘一幅世俗风情画 草木亦有情怀 细察人间百态 第五章 《端午的鸭蛋》:吃家的艺术 品至味:会吃的作家 书美味:会写的吃家 第六章 《鸡鸭名家》:最后一位士大夫 《鸡鸭名家》:生活的抒情诗人 《岁寒三友》: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 《名士与狐仙》:自由主义的人生追求 第七章 西南联大:数风流名士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沈从文与汪曾祺 西南一隅,名士风流——联大的教授们 第八章 今天如何读汪曾祺 以后我是要进文学史的 还进了中小学课本 “热”出圈子的汪曾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