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反思与建构--刑事证据的中国问题研究/陈卫东法学研究系列/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

反思与建构--刑事证据的中国问题研究/陈卫东法学研究系列/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

  • 字数: 516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陈卫东
  • 商品条码: 97873001993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7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陈卫东所著的《反思与建构--刑事证据的中国问 题研究》分为绪论篇、证据篇、证明篇、证据规 则篇,证据评论篇以及证据调研篇。在该书中, 作者不仅对刑事证据的基础理论问题、刑事证据 制度与规则的具体建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还对我国刑事证据制度未来的立法以及近年来刑 事证据制度立法的发展进行了宏观思考与评介。 此外,作者还借助于实证研究方法对证据制度的 实践样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这对于我们思考刑 事证据制度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本书作为对刑 事证据中国问题的全面反思与建构,反映了作者 对刑事证据中国问题的最新探索。通过对刑事证 据理论、刑事证据立法以及刑事证据实践的批判 与反思,作者试图构建一幅中国刑事证据的美好 图景。
作者简介
陈卫东,男,1960年7月生于山东省蓬莱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98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晋升为讲师,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并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法学家,2001年获 “高校青年教师奖”。主要著作有:《刑事二审程序论》、《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研究》、《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论》、《检察监督职能论》、《刑事特别程序的实践和探讨》、《刑事普通程序》、《中国刑事诉讼法》等专著多部;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承担多项国际和国内重大科研项目。
目录
绪论篇 第一章 刑事证据法的中国问题 证据篇 第二章 诉讼证据定义新论 第三章 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证据能力研究 第五章 口供证据效力研究 第六章 测谎结论的证据问题研究 第七章 量刑证据研究 证明篇 第八章 证据证明力问题 第九章 刑事法上的证明责任与推定 第十章 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若干思考 第十一章 完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一种思路 第十二章 司法认知 证据规则篇 第十三章 证据规则概论 第十四章 推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障碍与出路 第十五章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分析与建构 第十六章 我国刑事庭审中交叉询问规则的重构 证据评论篇 第十七章 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修改的宏观思考 第十八章 刑事再审案件的证据评定 第十九章 刑事证据法的新发展 ——评《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证据调研篇 第二十章 寿光证据开示试点模式的理论阐释 第二十一章 “两个证据规定”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侧重于三项规定的研究 第二十二章 司法精神病鉴定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