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江南景观史

江南景观史

  • 字数: 466
  • 出版社: 江西教育
  • 作者: 安介生//周妮|责编:胡志敏//晏筱梅
  • 商品条码: 97875705154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江南景观史》是我国首部以“江南地区的景观变迁 史”为研究对象的、有着宏大景观体系理论建构、严密动 力机制分析和环境效应论证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上、下两 部分。上部是“通论篇”,对景观研究的理论与概念、国 外景观史撰写范式、魏晋南北朝观海风尚、江南早期景观 的发展历程,以及大运河与古代江南景观体系构建等数个 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下部为“区域篇”,分地区展现江 南景观之变迁状况,作者选取了南京、扬州、镇江、杭州 、嘉兴、湖州及上海等城市为典型区域,努力挖掘不同地 区不同的景观发展状况,探讨景观变迁与政治变动、景观 变迁与水利建设、景观变迁与灾害防御之间的关系。作者 以“景观群落”为核心主题,探讨其历史地理背景,还原 江南水域景观的构建历程,揭示其促进因素与动力机制,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创新意义。
目录
序/葛剑雄 上部 通论篇 第一章 回望江南:江南景观史研究导论 第一节 “景观”概念与江南景观史研究价值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 《江南景观史》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他山之石:西方景观史书写范式评述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景观史范式 第二节 专题或主题型的景观史范式 结语:中国景观史之范式构想 第三章 先秦至唐代江南地区景观演变与环境变迁 第一节 先秦至唐代“江南”范围与区域建置 第二节 先秦至唐代江南地区景观与环境演变 余论:关于“江南”早期的悲观意象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观海风尚与海域认知 第一节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观海风尚与海域认知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海域认知进展的历史地理背景 结语:海域认知的文学意象 第五章 大运河与古代江南景观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大运河的建造与王朝历史 第二节 大运河与江南区域社会与环境 结语:大运河——江南文化的“中轴线” 下部区域篇 第六章 金陵(南京)都城景观体系构建史略 第一节 金陵(南京)建都小史 第二节 金陵(南京)地区山川结构与形胜 第三节 金陵(南京)地区都城景观体系之建设 余论:都城与区域性政治中心之争 第七章 明清扬州世族与景观环境之营建 第一节 北湖世族移民历史背景与文化特征 第二节 北湖地区景观环境与营建历程 余论:世族与区域人文环境 第八章 明清“淮海文化圈”的形成及其地理环境 第一节 《淮海英灵集》(及《续集》)与“淮海文化圈”的形成 第二节 《淮海英灵集》所见淮海地域环境与文化特征 结语:扬州学派与区域文化 第九章 宋元时期镇江地区水域景观体系的构建及其动力机制 第一节 镇江地区水域景观类型与体系构建 第二节 宋元时期镇江水域景观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 余论:水域改造与水利建设 第十章 历史时期杭州都市景观体系的形成与变迁 第一节 历史时期杭州地区的建置沿革 第二节 历史时期杭州地区山川结构与景观 第三节 历史时期杭州都市景观体系的形成与变迁 结语:王朝命运与民众生活 第十一章 历史时期嘉兴地区水域景观体系的构成与变迁 第一节 历史时期嘉兴水域景观体系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历史时期嘉兴水域景观体系阶段性特征与成因 结语:江南景观史上的水利景观 第十二章 民国时期嘉兴地区县界形态及成因 第一节 历史时期嘉兴地区地貌特征的演变与成因 第二节 民国时期县界形态特征 第十三章 历史时期浙江湖州地区水域景观体系构建及动力机制 第一节 湖州地区的早期开发与水环境 第二节 湖州地区历代水域景观体系的构建历程 第三节 两晋至宋元湖州水域景观体系构建动力机制分析 结语:景观构建的水利因素 第十四章 明代湖州地区的灾患与社会应对 第一节 明代湖州地区灾患情况与演变趋势 第二节 明代湖州灾患之社会应对 结语:江南历史上的水患问题 第十五章 “水患”与建桥:湖州建桥小史 第一节 湖州桥梁建造简史 第二节 灾患与建桥 结语:江南桥梁的变迁 第十六章 古地图所见历史时期淞沪地区景观及环境变迁 第一节 20世纪前淞沪地区景观记忆 第二节 20世纪前半叶淞沪地区景观与环境变化 结语:古地图所见上海城市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