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第一次品岩茶就上手(图解版)第三版

第一次品岩茶就上手(图解版)第三版

  • 字数: 176
  • 出版社: 旅游教育
  • 作者: 李远华
  • 商品条码: 9787563742219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3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岩茶是乌龙茶中的一个品类,产地在福建南平市武夷山区域,是中国独有的茶类别,因其“岩骨花香”的品质特征而受到消费市场的喜爱。《第一次品岩茶就上手》(图解版)是“人人学茶”丛书中的一个品种,自第一版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高度认可,至今推出第三个版次。本书全面细致地介绍了岩茶的产区、品种、栽培、制茶技术、鉴赏、品饮、储藏、健康、内外贸易、岩茶产业发展与技术应用以及茶俗茶事等茶学知识与岩茶文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有视野广度,又具内容深度,体现出科研的最新成果,反映出产业最新发展趋势,可帮助读者全面认知岩茶。
作者简介
李远华,武夷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含茶学)分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科技专家库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茶学项目评审专家。《茶叶学报》《福建茶叶》等期刊编委,《茶叶科学》、BMC Plant Biology 等期刊审稿专家。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等。获“第二届中华茶文化优秀教师”称号、第二届中国茶叶学会科技奖三等奖、2015年度福建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七届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目录
第一篇 进入岩茶世界 / 001 一、岩茶之旅 / 002 (一)大红袍母树 / 002 (二)万里茶路起点:下梅 / 003 (三)印象大红袍 / 006 (四)岩茶与儒释道的关系 / 006 二、武夷茶与武夷岩茶 / 009 三、走进博物馆的“大红袍”/ 010 四、屏幕上的武夷茶 / 011 第二篇 岩茶之出 / 013 一、现今岩茶产地 / 014 二、正岩、半岩与洲茶 / 016 (一)正岩产地与特点 / 017 (二)半岩产地与特点 / 021 (三)洲茶产地与特点 / 021 (四)正岩、半岩与洲茶的品质比较 / 021 三、岩茶知名企业(商会)/ 021 (一)百年传统茶行 / 021 (二)现今武夷山岩茶品牌企业(商会)/ 023 第三篇 岩茶之生 / 025 一、岩茶的生长环境 / 026 (一)土壤 / 026 (二)温度 / 027 (三)水分 / 027 (四)光照 / 027 二、岩茶栽培 / 027 三、岩茶种植品种 / 030 第五篇 岩茶之辨:大红袍·水仙 / 043 一、岩茶名丛 / 044 二、名丛之冠大红袍 / 045 (一)大红袍母树与“奇丹”/ 045 (二)大红袍茶树的保护 / 046 (三)拼配大红袍 / 047 (四)优质大红袍的辨识与选购 / 049 三、岩茶望族水仙 / 050 (一)春季水仙与冬片水仙 / 050 (二)老枞水仙 / 051 (三)老枞水仙的选购 / 052 第六篇 岩茶之辨:名丛 / 055 一、岩茶主要名丛辨识 / 056 二、岩茶的陈放与优劣鉴别 / 062 三、如何辨识岩韵 / 064 (一)岩韵是什么 / 064 (二)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独特风格 / 065 (三)岩韵的显著特征 / 065 (四)岩韵的形成原因 / 066 四、武夷岩茶的储藏 / 066 (一)存放条件 / 066 (二)具体保存方法 / 067 第七篇 岩茶之享 / 069 一、岩茶与健康 / 070 (一)消除疲劳,提神益思 / 070 (二)消食除腻,止渴生津 / 070 (三)利尿排毒,杀菌消炎 / 071 (四)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 072 (五)减肥健美,强心健体 / 073 (六)科学饮茶,有利健康 / 073 二、岩茶冲泡品饮 / 074 (一)武夷岩茶的生活泡法 / 074 (二)武夷岩茶的审评泡法 / 076 (三)武夷岩茶的茶艺泡法 / 076 三、特色茶饮、茶餐、茶点 / 077 (一)特色茶饮 / 077 (二)特色茶餐 / 079 (三)特色茶点 / 080 第八篇 岩茶之美:茶艺·茶席 / 085 一、岩茶茶艺 / 086 二、居家茶席 / 095 第九篇 岩茶足迹 / 099 一、岩茶的兴衰 / 100 二、因茶市而盛的下梅村 / 101 三、岩茶传播中的两个重要家族——晋商常氏、下梅邹氏 / 102 四、武夷岩茶原产地产品保护申请获批 / 103 五、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 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 103 六、武夷岩茶在北京 / 103 七、武夷岩茶在东北 / 104 八、武夷岩茶香飘海外 / 105 九、海峡两岸的茶缘 / 106 第十篇 岩茶历史与礼俗 / 109 一、悠久的历史 / 110 (一)武夷山何时有茶 / 110 (二)武夷茶兴盛于唐宋 / 111 (三)元定为贡品,明改制炒青绿茶 / 113 (四)历史上武夷茶的对外贸易 / 114 (五)武夷茶之妙,正当兴盛时 / 118 二、饮茶风俗 / 120 (一)敬茶 / 120 (二)斗茶 / 120 三、茶与婚礼 / 123 四、祭祀用茶 / 123 五、喊山与开山 / 124 (一)何为“喊山”/ 125 (二)何为“开山”/ 126 六、武夷采茶歌谣 / 126 专题一 武夷山茶树品种及岩茶品种香气特征 / 128 专题二 探寻茶汤的奥秘——茶百戏的传承与创新 / 133 专题三 武夷岩茶术语 / 141 专题四 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 / 143 专题五 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方法 / 156 专题六 武夷山市茶叶深加工 / 164 专题七 武夷岩茶区块链茶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 / 168 专题八 岩茶热点问题问答 / 171 参考文献 / 17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