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于微信平台的新闻生产与传播研究(以2·15海南雾灾为例)

基于微信平台的新闻生产与传播研究(以2·15海南雾灾为例)

  • 字数: 205
  • 出版社: 中国戏剧
  • 作者: 余榕|责编:张霞
  • 商品条码: 97871040504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基 于平台型媒体生产与传播 的新闻报道,其中又以灾 难新闻为具体的研究领域 。灾难新闻涵盖了几乎所 有体现新闻价值的关键要 素,因此始终占据着新闻 报道的核心地位。进入移 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为 代表的平台型媒体迅速崛 起,成为网民获取新闻、 交流信息、表达观点的主 要渠道之一,本书以框架 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为 理论基础,综合运用个案 分析、内容分析和文本分 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分别 从传播主体、传播模式、 传播效果影响因素三个角 度对微信平台的灾难新闻 传播过程进行逐层探讨。
目录
第一章 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范畴和研究现状 一、有关灾难新闻的研究 二、有关微信平台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实施路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来源 第一节 灾难新闻 一、灾难新闻的定义及特征 二、灾难新闻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微信平台 一、平台型媒体 二、作为平台型媒体的微信 第三节 主要理论来源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框架理论 第三章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的传播主体及其框架建构 第一节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传播的主体构成 一、灾难新闻传播中的利益相关者 二、微信平台灾难新闻传播的主体构成 第二节 个案研究:以“2·15海南雾灾”事件为例 一、案例选择 二、抽样方法 三、类目建构 四、编码与数据处理 五、分析与讨论 第三节 多元框架的竞合:三者之间的博弈 一、爆发期:灾情披露为主,救援与对策为辅 二、蔓延期:多种框架集体登场,议题全面覆盖 三、平息期:救援服务为主,对策与建议并重 第四章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的传播模式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的传播模式 一、微信个人用户之间的人际传播模式 二、微信群的群体传播模式 三、微信朋友圈的弱大众传播模式 四、微信公众平台的大众传播模式 五、微信平台灾难新闻的传播路径及模式 第二节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微信平台灾难新闻的传播效果 二、微信平台灾难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因子 第五章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传播的反思 第一节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的传播困境 一、主体困境:原创与深度欠缺,灾难变成消费对象 二、客观困境:自净能力较差,平台系统制约 第二节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传播的效果提升和路径优化 一、政府应完善自我建设,提升舆论把控力 二、传统媒体应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提升舆论引导力 三、运营商应加强源头监管,优化微信生态环境 四、个人用户应提升自身素质,促进舆论理性发展 结语 中外文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类 二、外文类(著作、期刊论文) 三、论文类(期刊论文、论文集、学位论文) 四、其他类型中文文献 附录 编码指南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