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宋宫词(赵宋第一家族之宋仁宗)

大宋宫词(赵宋第一家族之宋仁宗)

  • 字数: 192
  • 出版社: 江苏文艺
  • 作者: 陈华胜|
  • 商品条码: 978755944841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历史小说。通过 仁宗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展 现宋仁宗的仁厚性格和开明 作风对一个时代的深远影响 。宋仁宗“百事不会,只会 做官家”,却在历史上有着 较高的评价,是历史上第一 个被冠之以“仁”的皇帝,他 开创了中国文官政治的局面 ,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仁宗 的历史贡献在于他自觉接受 了来自士大夫的约束,没有 让绝对权力泛滥成洪水猛兽 ,而他本人也成就了中国人 的最高政治道德理想——仁 政。科举制度的完善、平民 社会的形成、“与士大夫共 治天下”理念的确立,再加 上范仲淹、欧阳修、包拯等 一班名臣的出现,使得仁宗 朝成为宋朝最辉煌的一个时 代。
作者简介
陈华胜 历史文化作家,高级编审。现任杭州 日报报业集团杭州网总经理,十九楼网 络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治史写史颇 见功底,怀古论今行文自由,更有打破 常规的开拓情怀。 曾出版《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 《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吃货简史》《宰 相撑的什么船》《贵胄一中国 人的身份 自信从何而来》《一座城市的精神传记》 等十余部作品,版权远销中国港台地区 和日、韩等国。 台湾著名评论家罗吉甫先生评价他: 读书有间、论述有趣、下笔有神、推断有 据,能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精彩导读
第一章 垂帘听政 1 刘娥没有想到自己将垂 帘听政,开启大宋朝女性政 治的先河。 垂帘听政是根据先帝真 宗的遗命。刚刚即位的仁宗 皇帝赵祯是个才13岁的孩子 ,而刘娥在真宗的后期已经 事窦上代理朝政,现在以皇 太后的身份总揽大局也是顺 理成童的。 崇政殿的皇帝宝座后面 挂起了一道锦幔帘幕,刘娥 就坐在这道帘幕的后面,跟 少年天子一道接受着群臣的 朝拜。第一次上朝的时候, 刘娥就攥着小皇帝冰冷的手 ,坚定地从后宫走向朝堂。 虽说有唐朝武则天的缘 故,传统的男性政治对女人 垂帘听政总有些忌讳,但熟 读史书的刘娥知道,垂帘听 政其实也是由来已久的传统 。《战国策》上有触龙说赵 太后的记载,赵太后不是也 当了赵国的家吗?汉惠帝即 位后,吕太后临朝用的也是 垂帘听政的旧制。所以,刘 娥理直气壮地坐上了这个宝 座。 新皇帝即位,改元天圣 。其实这年号里也蕴含了太 后垂帘的意思,因为,宋朝 称皇后、太后为“圣人”,天 圣,就是天佑圣人的意思。 当然了,你也可以作另外的 解读,“天圣”两个字拆开来 就是“二人圣”,两个圣人, 意味着太后和皇帝并列理政 。 刘太后当政后的第一个 举动真是石破天惊:罢免丁 谓的宰相职务,将他赶到天 涯海角的边远之地崖州。 本来,真宗皇帝给刘娥 的遗命是“权取军国事处分” ,这个“权”字当然是权宜临 时的意思。宰相丁谓想讨好 太后,建议在对外公布的时 候去掉这个“权”字。如果去 掉这个“权”字,就意味着刘 太后的权力将被无限放大, 期限也将被无限延长。不仅 皇帝亲政会变得遥遥无期, 而且刘太后也有可能成为宋 朝的武则天。此事遭到了副 宰相、参知政事王曾的坚决 反对。 丁谓去找刘太后,希望 太后给自己撑腰,没想到得 到的答复是一句反问:“先 帝的遗诏可以篡改吗?” 丁谓大概是有点恼怒这 个女人的“不识抬举”——其 实,刘太后倒也未必没有动 过做武则天的念头,只是遭 到强烈反对,总要回旋一下 ,无奈丁谓没有读懂——从 此,丁谓的态度来了个一百 八十度的拐弯: 按例,小皇帝与太后要 一起接受群臣的例行朝拜, 但因为赵祯年幼贪睡,早晨 起不来,刘太后就同大臣们 商量,想独自一个人接受群 臣的朝拜。那天,正好丁谓 告假不在朝堂。次相冯拯等 大臣不敢擅自做主,就把事 情拖到丁谓来时再商量。这 一次,丁谓断然拒绝了刘太 后的要求,并且责怪冯拯等 人没有立即向他报告。 在这件事上,也许刘太 后真的是出于舐犊情深想照 顾一下小皇帝,当然也有可 能是一次“火力侦察”。但在 大臣们看来,皇帝上朝接受 群臣朝拜是极具象征意义的 一件事,皇帝都不在,太后 独自临朝那不真成武则天了 ?所以,以宰相丁谓为首的 大臣们最终否决了太后的提 议。而刘太后呢,对丁谓前 后不一的表现当然也看在眼 里。 说来也巧,马上给她抓 住了反击的机会,这也是丁 谓厄运的开始。 负责建筑真宗陵墓的内 侍雷允恭不知怎么鬼使神差 地擅自改变了真宗陵寝的位 置。古人迷信,皇帝陵寝的 位置更是事关国运,阴阳堪 舆算了又算才推算出来的位 置怎么能擅自改变呢?雷允 恭当然是大逆不道,而宰相 丁谓却是“先皇帝治丧委员 会”的主席(山陵使),也 罪不可恕。刘太后立即降旨 ,让开封府尹吕夷简彻查此 事。 这个吕夷简是先朝状元 公宰相吕蒙正的侄子,也是 仁宗朝的重要人物,后来曾 做过十几年的宰相。他去调 查后,还给刘太后带回来一 首民谣:“欲得天下宁,当 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 如召寇老。”——什么意思 ?丁谓已经失尽天下人心, 人人都把他视作“眼中钉”了 ;要想天下太平,还得召回 寇准。 召不召回寇准,刘太后 自有决断;但对于这个眼中 钉,却是非拔不可了。 于是。她让吕夷简全权 处理此事。 吕夷简也知道丁谓的狡 猾,所以,他在行移、推劾 文字,形成公文的时候,只 口不提丁谓,一切都推到雷 允恭身上。等到案子办好, 要到朝堂上来汇报时,丁谓 还以为事不关己,一副轻松 的样子。没想到,当着仁宗 和刘太后的面,吕夷简就开 始列举大量的证据攻讦丁谓 。 P1-4
目录
第一章 垂帘听政 第二章 狸猫换太子 第三章 皇后之死 第四章 贺兰山缺 第五章 庆历新政 第六章 文臣包拯 第七章 武将狄青 第八章 何以为仁 第九章 日暮开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