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医学微生物学(第2版/研究生)

医学微生物学(第2版/研究生)

  • 字数: 861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徐志凯,郭晓奎
  • 商品条码: 9787117309561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5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套教材共包括五个系列:科研公共学科主要围绕研究生科研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从最初的科研设计到最终的论文发表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展开;实验技术与统计软件系列介绍了SAS统计软件、SPSS统计软件、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等常用的统计软件以及实验技术;基础前沿与进展系列主要包括了基础学科中进展相对活跃的学科;临床基础与辅助学科系列包括了临床型研究生所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相关学科内容;临床专业学科系列通过对疾病诊疗历史变迁的点评、当前诊疗中困惑、局限与不足的剖析,以及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探讨,启发和培养临床诊疗中的创新。
目录
第一章 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生态失调 第一节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 一、正常微生物群的分布与组成 二、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及主要生理作用 三、人类宏基因组计划 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与微生态失调 一、微生态失调的分类 二、微生态失调的影响因素 三、微生态失调与感染性疾病 四、微生态失调与其他疾病 第三节 微生态失调的防治 一、保护微生态环境 二、增强宿主免疫力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应用微生态疗法 第二章 细菌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及其分析方法 第一节 细菌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一、细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 二、操纵子模型 三、RNA的基因表达转录后调控作用 四、基因表达调控网络 第二节 细菌基因表达调控的整体分析方法 一、转录因子及其鉴定 二、操纵子的预测和鉴定 三、转录因子的调控元鉴定 四、转录因子-DNA相互作用的鉴定 五、从特定基因调控到调控网络 第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节 细菌遗传性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细菌染色体DNA 二、质粒DNA 三、前噬菌体 四、转位因子 五、毒力岛 第二节 细菌遗传性变异的发生机制 一、基因突变 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第三节 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研究方法 一、插入序列分析方法 二、差异区段分析方法 三、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分析方法 四、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 五、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方法 六、基于新一代全基因组测序的进化研究 第四章 噬菌体的基础与应用 第一节 噬菌体的发现史及其对生命科学研究的贡献 一、噬菌体的发现史 二、噬菌体对生命科学研究的贡献 第二节 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作用 一、噬菌体对宿主菌的作用 二、宿主菌对噬菌体的作用 第三节 噬菌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一、噬菌体在治疗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二、噬菌体在诊断中的应用 三、噬菌体在疾病防控中的应用 四、噬菌体在生物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第五章 细菌毒素和毒力岛 第六章 细菌生物膜 第七章 细菌对宿主细胞的作用 第八章 细菌耐药性 第九章 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第十章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第十一章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第十二章 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第十三章 病毒载体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十四章 微生物疫苗 第十五章 医院感染 第十六章 结核分枝杆菌 第十七章 幽门螺杆菌 第十八章 大肠埃希菌 第十九章 乙型肝炎病毒 第二十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十一章 流感病毒 第二十二章 人兽共患及新现再现的重要病原微生物 第二十三章 性传播的重要病原微生物 第二十四章 重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 第二十五章 真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 附录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