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产品特性对互联网+的影响机理--平台经济视角下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经济管理学术文库

农产品特性对互联网+的影响机理--平台经济视角下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经济管理学术文库

  • 字数: 218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李鎏|责编:曹靖//郭飞
  • 商品条码: 97875096771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产业融合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和平台经济理 论为指导,在构建“产品特 性-交易费用-平台机制”理 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 实地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农产 品特性对电子商务平台的影 响机理。研究表明:①农产 品电子商务的演进逻辑是互 联网技术与传统商业流通领 域渗透融合过程中,电子商 务业态的可交易商品品类逐 步扩散至农产品流通领域的 演化过程。②影响农产品消 费决策的主导因素是农产品 的品类特征。③农户生产经 营的决策机理是产品特性关 联交易费用影响农户线上销 售判断。④农产品电子商务 平台的作用机制是融合程度 通过技术效应直接影响融合 效果,融合程度通过渠道效 应间接影响融合效果。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重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产业融合 2.2 产业实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 2.3 行业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 2.5 本书的研究方向 2.6 概念界定 第3章 理论框架:产品特性-交易费用-平台机制 3.1 产业融合: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经济学逻辑 3.2 融合模式:消费者购买决策——产品差异与消费者偏好的匹配 3.3 融合程度:生产者经营决策——产品特性与有限理性的平衡 3.4 融合绩效:技术效应和渠道效应——双边用户召集向双边利益平衡演进 3.5 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说:模式、程度和效果 第4章 实证检验Ⅰ: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农产品品类与“互联网+农业”融合模式 4.1 基于需求视角的农产品“互联网+”现状描述 4.2 实证分析:农产品品类与“互联网+”模式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检验Ⅱ:基于生产者视角的产品特性与“互联网+”融合程度 5.1 基于产品视角的农产品“互联网+”现状描述 5.2 实证分析:产品特性与“互联网+”程度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检验Ⅲ:融合程度对融合效果的影响 6.1 基于生产者视角的农产品“互联网+”经营绩效描述 6.2 实证分析:产品特性、“互联网+”程度与经营绩效 第7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启示与建议:基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双边发展视角的对策建议 7.3 研究的不足 7.4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互联网+农业”:农业生产者调查问卷 附录B “互联网+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消费者调查问卷 附录C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附录D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附录E “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附录F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