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现代文学研究自选集

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现代文学研究自选集

  • 字数: 552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作者: 温儒敏
  • 商品条码: 9787020158003
  • 版次: 1
  • 页数: 602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现代文学研究自选集》是著名学者、语文教育家温儒敏教授的现代文学研究自选集,收入他专著之外的部分论文,共五十七篇,时间跨度四十年。按内容分为四辑:鲁迅研究、作家作品论、文学思潮与文学批评研究,以及学科史研究。温儒敏教授是新时期以来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曾担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自选集所收论文,涉及现代文学研究的多个方面,是该学科的重要成果,有多篇曾引起学界的深入讨论。自选集展现了温儒敏教授治学的“路数”与特色,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现代文学学术发展的历史影像。
作者简介
温儒敏,1946年生于广东紫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兼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荣誉所长,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主要从事鲁迅、现代文学史及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教学。著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合著)、《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主编)、《温儒敏论语文教育》、《温儒敏谈读书》等作品多种。
目录
目 录 题记 第一辑鲁迅研究 试论鲁迅的《怀旧》 鲁迅前期美学思想与厨川白村 外国文学对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 深刻的思想 特异的构思 ——读鲁迅的小说《药》 《朝花夕拾》风格论 《肥皂》的精神分析读解 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 读《伤逝》:在意那些被忽略的缝隙 顺着“忧愤深广”的格调理解鲁迅的世界 《狂人日记》由多重叙述产生的“反讽场” 鲁迅早年对科学僭越的“时代病”之预感 如何理解鲁迅精神的当代价值 ——和山东大学学生讨论鲁迅 和中学生谈谈如何读《朝花夕拾》 第二辑作家作品论 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略论郁达夫的散文 春风沉醉郁达夫(三篇) 浅议有关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论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小说《二马》 ——1997年6月在荷兰国际比较文学大会上的发言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湘西·凤凰》:“英雄老去”之慨 “张爱玲热”的兴发与变异 ——对一种接受史的文化考察 《围城》的三层意蕴 剖析现代人的文化困扰 ——评贾平凹的小说《废都》 刘以鬯小说的“形式感” 莫言历史叙事的“野史化”与“重口味” ——兼说莫言获诺奖的七大原因 莫言《蛙》的超越与缺失 《梅村心曲》的客家味与传统人文精神 第三辑文学思潮与文学批评研究 欧洲现实主义传入与“五四”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 新文学现实主义总体特征论纲 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性 成仿吾的文学批评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说平议 周作人的散文理论与批评 批评作为渡河之筏捕鱼之筌 ——论李健吾的随笔性批评文体 历史选择中的卓识与困扰 ——论冯雪峰与马克思主义批评 沈从文怎样写鉴赏性评论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及其传记批评 茅盾与现代文学批评 梁实秋:现代文学史上的“反主题”批评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阐释链与“新传统”的生成 现代文学传统及其当代阐释 “文学生活”概念与文学史写作 为何要强调“新传统” “五四”辩证:传统的颠覆与赓续 第四辑学科史研究 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 ——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 思想史取替文学史? ——关于现代文学传统研究的二三随想 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学科史价值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 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别、车、杜现象” 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 从学科史回顾80年代的现代文学研究 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文学研究中的“汉学心态” 现代文学研究的“边界”及“价值尺度”问题 ——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现状的梳理与思考 再谈现代文学史写作的“边界”与“价值尺度” ——由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所引发的研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