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龙脉(康熙帝与避暑山庄)/看中国艺术译丛

龙脉(康熙帝与避暑山庄)/看中国艺术译丛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中信
  • 作者: (美)魏瑞明|责编:周剑箫|译者:朱子仪
  • 商品条码: 97875217273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1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是中国现存ZUI大的皇家园林,它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历时89年完工。避暑山庄位于山脉节点的战略性位置,据说清朝的风水能量流经此处。避暑山庄作为“北京的后花园”,实际上是清朝前期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本书利用艺术和建筑史、花园和景观史、近代早期全球史以及历史地理等多领域的资料与方法,重构了承德避暑山庄在康熙年间的发展历程,进而阐明了景观作为意识形态媒介的表达在清早期和更广泛的近代初期世界中的重要性。通过对绘画、版画、历史地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新绘制的地图和个人记述的考察,揭示了地理空间在清初政治、军事、外交等上层建筑中的重要意义。作为海外深入研究避暑山庄所呈现的康熙王朝园林与艺术特征的重要专著,本书通过阐述承德避暑山庄的选址、营造及其象征意义,对康熙时代的政治愿望及其相应的艺术表现提出了新的见解。
作者简介
魏瑞明,原名斯蒂芬·H.怀特曼(Stephen H. Whiteman),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和艺术史博士,目前在英国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任“中国艺术与建筑”课程高级讲师。他的研究聚焦全球背景下近代早期的中国历史,特别对景观、地图绘制和视觉文化感兴趣。他曾获得美国邓巴顿橡树园研究图书馆和美国国家美术馆的研究奖学金。与人合作的专著《三十六景:诗歌和版画中康熙帝的避暑山庄》于2017年获得景观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图书奖”。
目录
译者序?I 引论:清初景观的历史思考?001 第一部分?复原康熙时代的景观?011 扈从赐游记(节录)?013 第一章?重构康熙的山庄?017 第二部分?帝国的寓言?061 第二章?群山的脉络?063 御制避暑山庄记?084 第三章?惟兹热河?085 第三部分?空间和图画?111 第四章?绘画与实地勘察?113 第五章?纸上花园?162 第四部分?转喻的风景?201 第六章?游览后花园?203 结论?皇帝的景观?243 附录?251 御制溥仁寺碑文?253 避暑山庄纪恩堂记?255 避暑山庄后序?258 避暑山庄百韵诗序?260 避暑山庄七十二景?262 参考书目?27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