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信托登记论

信托登记论

  • 字数: 232
  • 出版社: 中国法制
  • 作者: 孟强|责编:王雯汀
  • 商品条码: 978752161516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5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信托登记是使信托关系清晰稳固、信托制度得以本土化的关键所在,本书对信托登记的原理与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本书探讨了信托起源论,梳理了这一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起源与发展的历程,由此界定信托的概念内涵;其次,分析了信托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并着重对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之特性进行了分析;再次,针对当前信托法制对于登记制度缺失所造成的问题,结合实践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揭示了信托登记制度对于司法实务的重要意义;从次,针对原银监会制定的《信托登记管理办法》及上海信托登记中心的实务操作进行分析评述;最后,结合我国现有信托法律制度的实际,针对几种潜在的立法模式,提出了未来我国信托登记立法的可能模式,并对我国信托登记制度的具体构建如信托登记的内容、登记机构的设置、登记的申请与审查以及登记的电子化、登记错误的赔偿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本书是司法部“2014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一般课题“我国信托登记立法研究”(批准编号14SFB20031)的成果。
作者简介
孟强,男,1981年生,湖北保康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秘书处成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典分则编纂课题组成员。
目录
第一章 信托的概念第一节 信托的基本概念一、信托的概念二、信托的构成要件 三、信托的本质与信托上的权利束第二节 信托与相近概念的比较 一、信托与委托 二、信托与代理 三、信托与赠与 四、信托与行纪五、信托与抵押 六、信托与遗嘱执行第二章 信托起源论第一节 信托起源概述第二节 罗马法上的信托 第三节 英国的用益制度第四节 现代信托起源于英国的用益制度 第五节 信托与“脱法”之辩 第三章 信托继受论第一节 信托在美国的继受第二节 信托在大陆法系国家的移植 一、法国二、意大利三、日本 第三节 信托制度在我国的移植与发展 一、清末民初时期信托制度在我国的移植 二、信托制度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发展 三、我国大陆地区的信托立法 第四章 信托法律关系论第一节 信托法律关系的主体第二节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一、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概述 二、混同的限制三、抵销的禁止四、继承的禁止 五、债权人强制执行的限制 六、破产的隔离 第三节 信托目的的合法性判断 第五章 信托登记原理论第一节 信托登记的概念 第二节 公示原则与信托制度 一、公示原则概述 二、信托公示的方法 第三节 信托登记的功能一、确保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二、保护受益人的权利三、保护交易安全 第四节 信托登记的客体一、关于信托登记客体的争论二、信托登记客体的双重性 第五节 信托登记与公证制度的比较 一、面向的主体不同 二、公示的程度不同 三、在权利变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第六章 信托登记效力论第一节 信托登记的效力概述 一、何为信托登记的效力 二、信托登记与财产权登记的关系 三、信托的登记成立、登记生效与登记对抗 第二节 信托登记的对抗主义与生效主义一、信托登记对抗主义的立法模式二、信托登记生效主义的立法模式三、信托登记对抗主义与生效主义的比较第三节 我国《信托法》第10条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机关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二、立法文义上的模糊不清三、配套的信托登记制度付之阙如第四节 我国信托登记的效力应当与既有财产权登记的效力保持一致 第七章 信托登记规范论第一节 信托登记的内容 一、应登记的信托财产范围二、信托财产三、信托法律关系 四、信托文件第二节 信托登记系统的电子化一、信托登记系统电子化的必要性 二、我国财产权登记系统电子化的进展 第三节 信托登记机构的设置 一、我国财产权登记机构的现状 二、关于信托登记机构的两种思路:统一或分散三、信托登记机构的具体设置 第四节 信托登记机构登记错误的赔偿责任 一、信托登记机构登记错误对当事人的影响 二、信托登记机构登记错误赔偿责任的性质三、信托登记机构承担登记错误赔偿责任的要件 四、信托登记机构承担登记错误赔偿责任之后的追偿第八章 信托登记程序论第一节 信托登记的申请一、信托登记的申请人二、信托登记申请应提供的材料第二节 信托登记的审查一、信托登记的审查标准概述二、我国目前关于不动产登记的审查标准三、我国信托登记应基于信托财产种类采取不同的审查标准第三节 信托登记查询程序的构建一、信托登记查询的主体二、信托登记簿查询的标准:信托财产和信托当事人双重标准 第九章 信托登记立法论第一节 信托登记立法的必要性第二节 信托登记的立法模式一、统一立法模式 二、分散立法模式三、两种模式的比较与选择第三节 《信托法》的修改与信托登记制度的建立参考文献一、中文资料二、英文资料附 录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附件二:信托登记管理办法附件三:词条索引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