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技术扩散视角下南北型区域贸易协定对后发成员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技术扩散视角下南北型区域贸易协定对后发成员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字数: 250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邓寅
  • 商品条码: 97875136599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9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显著提速,重点表现在各国间缔结的区域贸易协定(RTA)数量膨胀及范围扩张。此轮区域化浪潮在理念与实践上呈现诸多新特征,其中发展中国家会同发达国家缔结的南北型RTA愈发成为主流。 借力于南北型RTA,发展中成员国一方面积极回应发达伙伴国在推动贸易自由化及改善市场准入条件等方面倡议,以此谋求接入发达经济获得稳定外部需求;另一方面寻求吸收来自发达伙伴国的先进技术扩散,借此实现技术升级目标服务本国经济增长。但上述目标并非随南北型RTA缔结完成即自发实现,发展中成员国福利损益尚无定论。因此,深入剖析缔结南北型RTA后包括贸易模式和分工模式深度调整等更紧密经济联结的形成对各成员国的福利损益影响,尤其重视发展中成员国吸收发达伙伴国先进技术扩散时面临的包括渠道载体、内外条件等一系列因素及约束机制,对于评估南北型RTA对发展中国家吸引力并借此预测协定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借助新贸易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及新经济地理学等多元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工具,通过多模型探讨以揭示不同形式RTA的经济效应,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缔结RTA后不同成员国在贸易条件、比较优势、贸易模式、思想流动等方面受到的或有影响。在理论论证基础上,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作为南北型RTA范例展开实证研究,将1987-2010年间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15个OECD国家在16个细分行业下R&D投入的年度数据进行指数化处理,形成面板数据并对NAFTA发展中成员国墨西哥的国内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拟合,为保证结果稳健性列出四个彼此相异的计量方程进行求解。
作者简介
邓寅,男,2019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广西财经学院任教,现任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增长理论。迄今在《国际贸易》《当代财经》《国际经贸探索》等C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论文1篇;参与出版专著4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10项。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第一节概述 / 1 一、背景分析 / 1 二、研究意义 / 2 第二节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安排 / 4 一、研究思路 / 4 二、研究方法 / 5 三、本书结构与内容安排 / 6 第三节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 8 第二章文献综述 / 26 第一节与区域贸易协定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 / 26 一、区域、区域化与区域主义的各自含义 / 26 二、区域贸易协定的贸易扩大效应 / 28 三、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增长效应 / 42 第二节内生增长理论与跨国技术扩散相关研究成果 / 43 一、内生增长理论范式与分析框架的发展 / 44 二、跨国技术扩散及其增长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49 第三节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效应的相关研究成果 / 53 一、对NAFTA贸易提升效应的检验 / 54 二、对NAFTA资本加速效应的检验 / 56 三、对NAFTA经济周期联动效应的检验 / 57 四、对NAFTA经济增长效应的检验 / 58 第四节对已有文献与研究成果的简要述评 / 58 技术扩散视角下南北型区域贸易协定对后发成员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目录 第三章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特征 / 61 第一节世界范围内RTA发展现状概述 / 61 一、数量分析 / 62 二、趋势分析 / 63 三、国别分析 / 64 第二节本轮区域贸易协定热潮的驱动力 / 65 第三节“新区域主义”浪潮下区域贸易安排的基本特征 / 67 一、综合性 / 68 二、区域间性 / 68 三、开放性 / 69 四、主体性 / 70 五、趋同性 / 71 第四节对“新”“旧”区域主义及RTA发展策略的简要概述 / 72 第四章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静态分析 / 74 第一节区域贸易协定的福利损益分析:Vinerian框架 / 75 一、缔结RTA前的各国贸易情况 / 76 二、缔结RTA后的各国贸易情况 / 77 三、福利提升型RTA的实现途径 / 77 四、经典Vinerian框架呈现的经济学含义 / 78 第二节RTA与基于技术条件差异的比较优势:Ricardian模型 / 80 一、缔结RTA前各国的贸易情况 / 81 二、缔结RTA后各国的贸易情况 / 82 三、区域贸易协定在Ricardian模型下呈现的经济学含义 / 83 第三节RTA与基于禀赋结构差异的比较优势:Heckscher-Ohlin模型 / 84 一、缔结RTA后Heckscher-Ohlin模型中个体的经济行为 / 85 二、缔结RTA后Heckscher-Ohlin模型下的数值模拟结果 / 89 三、区域贸易协定在Heckscher-Ohlin模型下呈现的经济学含义 / 94 第四节RTA与基于空间分布的集聚现象:中心—外围模型 / 95 第五节关税歧视、比较优势与生产效率 / 98 第五章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动态分析 / 100 第一节RTA与基于贸易开放的技术扩散:Romerian模型 / 100 一、开放经济下Romerian模型的研究重点与核心假设 / 101 二、开放经济下Romerian模型的基本设定 / 102 三、对R&D部门的第一种设定 / 104 四、对R&D部门的第二种设定 / 107 五、对两种R&D部门范式及其内生增长结果的比较 / 110 六、基于开放贸易的经济一体化及其增长效应 / 110 七、两种R&D范式引致的差异结果及原因 / 114 八、模型的不足之处 / 115 第二节RTA与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G & H模型 / 117 一、国际的品牌多样化 / 118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贸易均衡 / 122 三、贸易均等化下各成员的生产专业化模式 / 124 第三节经济一体化、创新与经济增长 / 126 第六章南北型区域贸易协定与成员国技术扩散:经验证据 / 128 第一节缔结NAFTA的背景与基础 / 129 一、NAFTA谈判与成员目标 / 129 二、NAFTA的关键条款 / 130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的墨西哥经济概况 / 131 四、抽离NAFTA影响后墨西哥经济绩效面临的潜在挑战 / 136 第二节参与NAFTA后墨西哥的经济运行特征 / 138 一、区内贸易扩大 / 138 二、资本流动加速 / 139 三、经济波动趋缓 / 140 四、商业周期联动性渐强 / 140 第三节NAFTA的经济增长效应:典型事实与实现路径 / 144 一、缔结NAFTA后墨西哥的经济增长绩效 / 145 二、缔结NAFTA后墨西哥经济增长的外部源泉及传导渠道: 实证检验 / 147 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启示 / 161 第一节结论 / 161 第二节政策启示 / 163 一、对发达国家的政策启示 / 163 二、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启示 / 164第三节中国关切 / 166 参考文献 / 195 附录 / 211 第一部分经济学附录(Appendix Ⅰ) / 211 第二部分数学附录(Appendix Ⅱ) / 249 重要术语索引表 / 2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