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案例研究

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案例研究

  • 字数: 235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吴瑶//肖静华//谢康|责编:任爱清
  • 商品条码: 97875096755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实证主义案例 研究方法探讨数字经济时 代企业需要构建怎样的动 态能力来赢得竞争,提出 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 态能力理论,强调企业与 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 是企业与消费者基于数字 化技术形成应对彼此变化 的适应性调整能力,构成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 转型的能力基础,深刻影 响企业的数字化战略与运 营转型。本书聚焦于“中 国故事”拓展主流理论, 将外部环境与动态能力的 关系从单向因果关系扩展 为双向互为因果关系而形 成理论创新。结论对于企 业开展以消费者为中心的 战略和运作变革具有理论 价值与实践意义;对于数 字化转型与创新、开展用 户参与的管理实践具有理 论价值与启示意义。 本书适合于企业战略 管理、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的理论研究者和案例教学 者,对企业管理案例研究 感兴趣的初学者以及致力 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的管理者和咨询顾问等阅 读、借鉴和参考。
目录
第一章 以“中国故事”拓展主流理论 第一节 主流理论与“中国故事” 第二节 用“中国故事”拓主流理论 第三节 本书“中国故事”的理论拓展 第二章 数智时代的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特征 第一节 技术赋能与消费者增权 第二节 竞争生态 第三节 数字化转型 第三章 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于单向关系的动态能力 一、动态能力的定义 二、动态能力研究的理论流派 三、动态能力与环境因素 四、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 五、动态能力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协同演化理论 一、协同演化理论 二、协同演化理论与演化理论 三、组织层面的协同演化研究 四、组织层面的能力演化研究 第三节 企业与消费者价值共创 一、价值共创与服务主导逻辑 二、参与价值共创的消费者类型 三、信息技术对价值共创的影响 第四章 案例研究设计 第一节 哲学基础与方法设计 一、实证主义哲学基础 二、方法选择 第二节 案例选择与数据收集 一、案例选择 二、案例介绍 三、数据收集 第三节 数据编码与分析 一、数据简化及编码举例 二、数据陈列及编码举例 三、结论验证及编码举例 第五章 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形成与演化 第一节 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双向因果机制 一、加速演化的环境压力 二、企业演化与消费者演化 三、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过程 第二节 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形成机制 一、学习机制 二、资源机制 三、IT对学习和资源的影响 第三节 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演化机制 一、被动适应阶段 二、主动适应阶段 三、协同演化中的被动适应和主动适应 第四节 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的理论框架 一、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理论框架 二、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与现有动态能力的比较 第六章 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价值创造 第一节 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大数据合作资产 一、大数据合作资产的概念内涵与外延 二、大数据合作资产的形成机制 三、大数据合作资产的重要特征:收益双边性 四、大数据合作资产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 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适应性变革与管理创新 一、对企业战略转型的价值 二、对形成差异化变革方向的价值 三、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价值 第七章 理论应用与拓展 第一节 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节 理论应用 一、针对社群营销的理论应用分析 二、针对面向消费者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应用分析 第三节 管理启示 一、针对社群营销实践的管理启示 二、针对面向消费者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的管理启示 第四节 理论拓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