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耶路撒冷十四行诗·秋之书

耶路撒冷十四行诗·秋之书

  • 字数: 79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新西兰] 詹姆斯·K.巴克斯特 著,张桃洲 译
  • 商品条码: 978757200438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43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诗集包括新西兰著名诗人詹姆斯?巴克斯特的主要一些诗歌作品:耶路撒冷十四行(39首)、秋之书(48首)、其他十四行诗选译(28首),共115首。 巴克斯特毕生都是社会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晚年退隐到偏远的毛利人聚居地、创建耶路撒冷社区,无疑是其社会革新运动的重要实践(和组成部分)。他决不像广为流传的西川的译诗表现出的那样,是一个避世者。在诗歌的语言上,他非常克制,用《巴克斯特诗选》编者约翰?威尔的话说,巴克斯特的晚期诗作“放弃了修辞”,“他的貌似简单的词汇和短语显示了语言的精通,它们也摹写了他在自己生命中渴望的简单与自由”,可谓洗尽铅华,呈现出内敛了丰厚生命智慧和高超诗歌技艺的沉着气度与简练风格,与那种清高(或故作清高)的田园诗、“玄诗”无涉。
作者简介
詹姆斯?K.巴克斯特(1926—1972)生于新西兰达尼丁,曾就读于奥塔戈大学和维多利亚大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西兰作家中的领袖人物。从事过体力劳动,当过学校校长、记者和社会工作者;他还曾滞居毛利人的部落,学会了他们的语言,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他既是诗人,又是哲士。他运用平淡而清澈的语言从容不迫地处理手中的材料;表现出作者在世界面前的深刻思索,因而作品饱含智慧。 张桃洲,1971年生于湖北天门,2000年12月在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个人”的神话:现时代的诗、文学与宗教》《语词的探险:中国新诗的文本与现实》等论著,主编《中国新诗总系?90年代卷》《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诗歌读本?高中卷》《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目录
目录 巴克斯特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约翰?威尔) 耶路撒冷十四行诗(39首) 秋之书(48首) 其他十四行诗选译(28首)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