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江苏青壮年支援新疆建设研究(1959-1965)

江苏青壮年支援新疆建设研究(1959-1965)

  • 字数: 35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闫存庭|责编:刘伟
  • 商品条码: 978701022545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69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学的视角,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以内地青壮年支疆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大跃 进”背景下内地青壮年及其家属支边新疆这一史实 。更进一步厘清内地青壮年与各族民众的交往交流 交融,以及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探讨青壮 年移民支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和建议,以期为新时期移民、援疆政策的制定和实 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力争使研究不仅实证 效果明显,而且多学科意义突出。其中,详细论述 了政府是如何宣传动员、组织运送、分配安置和教 育巩固支边青壮年的。这既涉及到政府动员策略、 组织能力、巩固手段的运用,又包含民众心态的变 化和调适。同时,利用亲历人的回忆录、访谈记录 、报刊资料等,勾勒青壮年在疆生产、生活实态。 在此基础上,从开发边疆、巩固国防和民族交融等 角度审视他们对新疆的重要贡献。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青壮年支边运动的肇兴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省际迁移与移民垦荒运动 一、失业、灾荒诱因下的小规模省际迁移 二、粮食与就业危机下的大规模移民垦荒运动 第二节 移民支边政策的确立 一、中央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移民工作的考量 二、“大跃进”狂潮的推波助澜 第三节 支边运动中若干要素的确定 一、移出地区与支边对象 二、迁移方式 三、移入地区与安置方式 第二章 江苏支边青壮年的动员和组织 第一节 宣传动员 一、迁移计划与任务分配 二、动员对象与宣传策略 三、报名热潮与审核批准 第二节 组织运送 一、编组形式与转运方式 二、物资调配与经费开支 三、物品检疫与医疗卫生 第三章 江苏支边青壮年的安置和巩固 第一节 分配安置 一、分配原则与安置形式 二、安置人数与分布区域 第二节 教育巩固 一、民众体验与思想动态 二、巩固措施与慰问活动 第四章 江苏青壮年家属陆续接迁人疆 第一节 接迁家属的起因与接迁对象的选择 一、接迁家属的缘由 二、接迁对象与范围 第二节 接迁工作的方法与步骤 一、调查摸底与动员组织工作 二、接迁办法与审核批准手续 三、物资供应与生活资料处理 四、经费开支范围与基本标准 第三节 接迁家属的数量与成效分析 一、进疆家属的数量 二、接迁家属效果不良的原因 第五章 返苏人员进退维艰的窘境 第一节 返籍人员的规模 一、返籍人员数量 二、返籍呈现的特点 第二节 支边青壮年返籍的多重因素 一、支边人员自身因素及其家属的影响 二、国家精简下放政策的影响 三、新疆安置巩固中的诸多问题 第三节 返籍人员的处理与安置 一、两省区对返籍青壮年的基本处理意见 二、新疆对返疆和在疆青壮年的安置与巩固 三、江苏省对返籍人员的处置措施 第六章 江苏支边青壮年在疆生产生活实态 第一节 劳动生产 一、田间耕作 二、兴修水利 第二节 日常生活 一、衣与食 二、住与用 三、工资待遇 第三节 生存现状 一、当前情形 二、利益诉求 第七章 支边青壮年在兴疆固边中的贡献 第一节 开发边疆 一、工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 二、生产经验与科学技术的传播 第二节 巩固国防 一、在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贡献了力量 三、在援建中巴公路中勇创佳绩 第三节 民族交融 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二、文化交流 结 语 一、对江苏青壮年移民支边工作的理性思考 二、对新时期人口迁移支边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江阴县支边宣传动员材料选摘(六则) 主题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