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四戒斋剧品

四戒斋剧品

  • 字数: 263
  • 出版社: 中国戏剧
  • 作者: 李小菊|责编:曹静
  • 商品条码: 97871040500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戏曲评论 集,收录了作者李小菊女 士自21世纪初以来的当代 戏曲作家作品评论文章, 包括历史剧、现代戏、古 代故事剧评论,涉及的剧 种既有京、昆、豫、评、 越剧等大剧种,也有地方 稀有的小剧种;既关注名 家、大团的创作,又关心 基层戏曲的动态;既坚持 对案头创作的文学评判基 准,又努力兼及场上表、 导演的艺术判断;既保持 评论的客观理性,又珍惜 观赏的感性认知,是作者 的戏曲经眼录,也是了解 当代戏曲创作的一个小视 角。
作者简介
李小菊,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戏曲理论研究、当代戏曲作家作品评论与研究、戏曲剧种文化生态研究。参与国家重点课题《昆曲艺术大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第三版)等。在《文艺研究》《戏曲研究》《中华戏曲》《戏剧文学》《当代戏剧》《东方艺术》《新世纪剧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报纸杂志发表理论评论文章百余篇。
目录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序)郑怀兴 历史剧评论 晋剧《傅山进京》的叙事策略 倾注一腔孤愤写狂士呼唤不拘一格容人才 ——评郑怀兴新作《青藤狂士》 为往圣继绝学,为史剧树楷模 ——评秦腔《关中晓月》兼论郑怀兴历史剧创作 一曲《嵇康托孤》尽显魏晋风流 革故鼎新浪潮裹挟下的幽微人性探究 ——评豫剧《北魏孝文帝》 慧眼仁心写国士,赋得倭乱万古忧 ——评郑怀兴新作《浮海孤臣》 “小女子”的壮怀雄心 ——评李莉《成败萧何》 论京剧《廉吏于成龙》的“亲民性” 豫剧唱红沁州黄 ——评山西省长治市豫剧团新编历史剧《吴琠晋京》 史、诗、美 ——评婺剧《梦断婺江》兼论历史剧创作 昆剧《公孙子都》对昆曲继承与创新的探索意义 戏曲创作要写个人情感小天地,更要有历史文化大情怀 ——越剧《游子吟》带来的思考 “圣旨下”的魔咒与“赐牌匾”的套路 现代戏评论 众声喧哗:评川剧《欲海狂潮》 极简主义的《尘埃落定》 奇幻而独特的记忆空间构建 ——评中国评剧院《母亲》 评剧《红高梁》:这个“九儿”很有情 纯美的人性呈现纯粹的艺术表达 ——评江苏大剧院原创京剧《青衣》 《红军故事》:小故事大气象 平凡中见深刻 ——再评《红军故事》 以思辨之刃突围题材之困 ——评李莉《党的女儿》 一个共产党员的良知 ——评豫剧《焦裕禄》 英雄主义精神下的心灵成长与人性开掘 ——当前女性创作革命历史题材戏曲作品新特点 评豫剧《印记》兼论现实题材戏剧创作 豫剧《焦裕禄》的多元文化品格 跨入艺术自由之境的豫剧《常香玉》 故园兵团都是根家国情怀谱温馨 ——评新疆石河子豫剧团的《我的娘,我的根》 仁义村走出的仁义人 ——评湖南花鼓戏《我叫马翠花》 穿越戏剧故事的回望 ——评沪剧《回望》 艺术化表现生活戏剧化讲述故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