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构成秩序视野下新型工业化建筑的产品化设计与建造/新型低碳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造与设

构成秩序视野下新型工业化建筑的产品化设计与建造/新型低碳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造与设

  • 字数: 416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罗佳宁|责编:戴丽//贺玮玮|总主编:张宏
  • 商品条码: 97875641911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传统的 建筑构成和建筑秩序理论 ,并在建筑工业化的视野 下对其进行了拓展,构建 了“建筑工业化构成(秩序 )原理”的理论框架,并以 典型建筑类型—预制装配 式建筑和典型工业产品— 汽车(车身)为例,填充 和完善了此原理框架的内 容,然后基于此原理框架 内容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和 汽车(车身)进行了半定 量类比分析。提出了“建筑 产品模式”“构件法建筑设计 ”等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与 建造理论。最后,通过东 南大学的预制装配式建筑 工程实践和澳大利亚的预 制装配式建筑项目展示了“ 建筑工业化构成秩序产品 化”的一种将制造业融合进 建筑业的可行技术策略和 路线,为我国建筑工业化 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国目前 建筑工业化的研究角度、 研究模式和研究内容提供 了新的思路。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建筑业和制造业 1.1.2 将制造业融合进建筑业的策略探索——产品化 1.1.3 特殊的视角——建筑构成和秩序的观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2.1 建筑工业化 1.2.2 向制造业学习——精益建造 1.2.3 向制造业学习——产品化 1.2.4 建筑构成和建筑秩序的观念 1.3 释题:“建筑的构成秩序”和“产品化” 1.3.1 问题整理 1.3.2 视角引入——建筑构成秩序的观念 1.31 3策略引入——产品模式和产品化策略 1.3.4 引入的动因和意义 1.3.5 引入后的预期创新点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目标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意义 1.8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理论 2.1 目前的建筑构成理论 2.1.1 理论起源 2.1.2 理论发展 2.1.3 理论释义 2.1.4 理论内容 2.1.5 理论应用和意义 2.1.6 建筑构成的本质 2.2 目前的建筑构成秩序 2.2.1 建筑秩序的释义 2.2.2 建筑师的秩序观 2.2.3 建筑构成语境下的秩序 2.2.4 建筑构成秩序的内在含义 2.3 建筑构成秩序的自我更新 2.3.1 思想情感的呈现 2.3.2 演变中的建筑构成秩序 2.3.3 当代建筑构成秩序的巴赫猜想 2.4 建筑构成秩序与建筑设计 2.4.1 建筑设计的本质 2.4.2 建筑构成秩序的本质 2.4.3 建筑构成秩序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 2.5 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拓展 2.5.1 新型建筑工业化视野与目前的建筑构成理论 2.5.2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理论的命名与含义 2.5.3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建立的可行性 2.6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推导 2.6.1 建筑的工业化特征 2.6.2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的理论推导 2.6.3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建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