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风华正茂的岁月(在莫斯科李哈乔夫汽车厂实习的日子)

风华正茂的岁月(在莫斯科李哈乔夫汽车厂实习的日子)

  • 字数: 438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编者: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责编:陈佳冉
  • 商品条码: 97870102254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4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建设自己的汽车工业,首要的大事是培训 人才。因此,从1953年初到1956年前后四年时间, 第一汽车制造厂向苏联苏联斯大林汽车厂派出9批共 518名实习生。这项重大的学习举措,对一汽顺利建 厂、一汽的的发展乃至全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都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这本书就是这些实习生中的一百多 位同志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的文集。一汽被誉为中 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它的成功因素很多,但这批留 苏实习生功不可没,在一汽各个生产建设的岗位上 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后,这批实习生中的300多 人,陆续调离一汽,支援中国汽车、军工等行业, 对共和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目录
序言——创造历史奇迹的人们 友谊记忆地久天长——在苏联汽车厂实习人员的岁月 一汽向苏联选派实习生始末 一切都那么新鲜 时间短暂基础牢实 青年时代的往事 第“零”批实习生 真情常在友谊永存 难忘的赴苏实习 别梦依稀叙开端 赴苏实习漫忆 苏联人民的诚挚友情永志不忘 我们是中苏友好的历史见证人 赴苏实习的二十个月 一束记忆的花枝 我们掌握了液压传动技术 实习生活中的苦与甜 学习——人生永恒的主题 电机联通的情谊 刻苦实习打基础 一年打下五十年基础 向谢苗诺夫导师致敬 回忆当年很荣幸 为毕生事业打基础 那些情景似在昨天 一片真情话留苏 往事随想 赴苏实习齿轮加工技术 今非昔比根基在 追忆赴苏实习二三事 难以磨灭的印象 人生的转折 良师益友——巴士庚 从陌生到熟悉 加里宁教我管理装配线 我一生中最高兴的事 在莫斯科培育的种子 实习结下终身缘 热情的培养诚挚的帮助 我们的友谊是永恒的 我的俄罗斯妈妈 一幅《勿忘我》 真诚的友谊无私的援助 怀念我的导师 忆赴苏想郭力 真挚的导师和朋友 愿友谊长存 真诚的援助 “吉斯”厂高墙上的字迹 我的心里总是温暖的 我与中国汽车工业一起成长 深厚的友谊 难忘莫斯科 为计量专业献上生命的绿色 时间短暂收益大 怀念我的苏联义父马那哈夫 赴苏实习片段回忆 从试验工学起的好处 实习中最难忘的情景 从“万金油”到专业化 刻骨铭心的印象 米导教我当好调整工 相伴一生受益无穷 严师尤日齐科夫 在“吉斯”厂实习的日子里 难忘的春天 心中的往事 深情回首忆实习 毕生难忘的事 中苏友谊之树长青 美好时光不会忘 为祖国而学习 我们学会了工艺装备设计 在那里我学到本领 赴苏实习将我带进一个新的领域 成长的起点 学以致用的实习 一个童工的愿望实现了 揭开自动车生产的奥秘 从实际操作学起 学习与创新 学到的知识不退休 我感受最深的是生产意识 友谊地久天长 怀念我献身汽车工业的起点 取经交友情常在 梦寐以求学造汽车 有幸的机遇 一生事业追求的起步 源于学习和实践的锻炼 过“文”“武”两关 我的三位实习指导老师 实习使我掌握了铸造生产的科学知识 实习经济计划工作的回忆 从工人学成液压设计工程师 回首成才路,不忘导师情 导师言传身教让我终身受益 紧张而愉快的生活 一生最难忘怀的日子 与岚清同志一起实习的日子 我的俄罗斯情结 我为有这样的导师而自豪 友谊的花朵 赴苏实习受用一生 珍藏着的感情 中苏友谊的结晶 谁也破坏不了的友谊 永不磨灭的印象 附件一:李哈乔夫汽车厂简介 附件二:一汽赴苏实习人员名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