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研究--理论旅行与本土化实践

文化研究--理论旅行与本土化实践

  • 字数: 32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颜桂堤|责编:詹素娟
  • 商品条码: 97870102284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7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详尽地勾勒了“文化 研究”思潮在中国的理论之 旅与本土化实践。“理论旅 行”与“中国经验”是这本著 作的理论焦点。从对“文化 研究”的概念谱系考察出发 ,本书持续思索了文化研究 在中国的理论旅行以及接合 实践,关注文化研究如何影 响并改造中国的文化生产与 社会生活。在当代中国场域 之中,文化研究的诸多理论 资源与方法竞相争放、相互 对话与博弈,它正朝着多元 开放且具有阐释力和本土经 验的方向发展。文化研究深 刻参与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 的现实阐释与意义生产,形 成了独特的中国立场、中国 经验。
目录
绪论 文化研究:理论旅行与“中国经验” 上编 文化研究的“理论旅行” 第一章 文化研究的理论谱系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研究? 第二节 文化研究在英国的崛起 第三节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遗产 第四节 从英国文化研究到国际文化研究 第五节 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 第二章 文化研究的视界:问题场域与“四副面孔” 第一节 文化研究的“问题场域” 第二节 文化研究的“四副面孔” 第三章 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转换 第一节 从文化主义到结构主义 第二节 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 第三节 后现代与文化研究的转捩 第四节 后马克思主义转向 第四章 文化研究的理论旅行:从英国到中国 第一节 理论旅行与跨语境转换 第二节 文化研究兴起的“中国语境” 第三节 文化研究在中国的理论之旅 中编 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实践 第五章 选择与进路:中国文化研究的四种路径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路径 第二节 伯明翰学派路径 第三节 后殖民理论路径 第四节 反本质主义路径 第六章 接受的症候:文化研究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第一节 文化研究的主题“变奏”:以《文化研究》和《热风学术》为例 第二节 接受症候: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 第七章 西方文化研究视域中的阶级想象与话语重构 第一节 “阶级”在西方文化研究中的重返与复苏 第二节 “消费主义”与中产阶级的崛起:当代西方阶层分化与话语重构 第三节 “诸众的语法”:主体再造与经验表述的可能 第四节 “通过仪式抵抗”:西方亚文化中的阶级意识 第八章 开放的姿态:从文化研究视域考察“民族国家” 第一节 想象的可能: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第二节 “民族寓言说”:詹姆逊的“第三世界文学”研究 第三节 帝国、现代性与民族国家 第四节 民族国家、认同危机与“阐释的焦虑” 第五节 民族国家:想象、再现与影像形塑 第六节 从民族国家到“后民族国家”话语 第九章 文化研究视域中的性别景观:权力、修辞与再现 第一节 性别政治、权力与认同 第二节 “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 第三节 双重束缚与性别修辞 第四节 影像与性别的再现 第五节 性别与身体 下编 文化研究的激进与暧昧 第十章 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的危机,抑或契机? 第一节 关于“文学性”的论争与分歧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审美话语 第三节 文化研究的挑战与文学理论的未来 第四节 文化研究对重构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启示 第十一章 悖论与博弈:文化研究、专业主义与知识分子 第一节 文化研究与跨学科 第二节 学科:现代性及其反思 第三节 文化研究与专业主义 第四节 文化研究与知识分子的使命 第十二章 重审文化研究:问题的表征、博弈与突围的可能 第一节 问题的症候:文化研究的危机表征 第二节 隐匿的博弈:文化研究的九个问题 第三节 突围的可能:文化研究的“革新”与中国经验 余论 文化研究的未来:构建阐释“中国经验”的文化研究 附录1 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转换 附录2 阐释当代“中国经验”的文化研究 附录3 后人类主义、现代技术与人文科学的未来 附录4 中国文化研究重要学术论文汇总(1989—2019)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