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梨园春秋笔(马连良文集)(精)

梨园春秋笔(马连良文集)(精)

  • 字数: 280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编者:马龙|责编:杨柳青
  • 商品条码: 978710807016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17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马连良先生是我国京剧 史上的一代的泰斗、大师。 不只是从他兴创了一个老生 的艺术流派,也不只是从他 对京剧老生行当中的影响, 而是因为他的艺术思想已经 构成了一个京剧表演的艺术 体系。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马 先生在京剧改革领域及新编 历史剧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其文章散见于浩如烟海的各 种报刊杂志中,自上世纪二 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时间跨 越四十余年。可惜至今都未 出版过一本其回忆及谈艺的 文集,可谓一件憾事。 如今中国京剧艺术基金 会联合马连良艺术研究会围 绕马连良的署名文章、媒体 访谈、专题报道、往来书信 以及诗词歌赋等方面来进行 挖掘整理,将其中七十篇左 右的文章入选文集,按照谈 艺忆往、笔札诗词、访谈自 述等三部分组成全书。文章 内容不仅反映了马连良先生 的艺术人生、他对艺术的独 到见解,同时也是我国戏曲 艺术的珍贵史料。自述部分 更是难能可贵的口述史资料 。相信不但能填补京剧史上 的这一空白,也可资梨园乃 至文化界返本开新之用。
目录
序言:马连良先生给后人的启示 欧阳中石 一 谈艺忆往 谈剧论艺 旧剧构造之要素 重排《胭脂宝褶》起源 演剧近感 我为什么要演《串龙珠》 我之《串龙珠》 谈《春秋笔》编排经过 发起1939年京剧艺术化运动 今后新编本戏之趋势 编排《十老安刘》的自白 京剧的唱和做 我演出《赤壁之战》的感想 《海瑞罢官》演出杂感 从海瑞谈到“清官”戏 跑龙套——谈艺余录之一 舞台上的美与丑 撒火彩 《郝寿臣铜锤唱腔集》序 改词——谈艺余录之一 谈“总讲” 疑义相与析——向传陶、闰水两君致谢 大胆创造 勇于革新 台词的意 人物的神 我对京剧演现代戏的看法 勇往直前 坚持不懈 循生活之规 蹈生活之矩——在《杜鹃山》中演郑老万的体会 我演程婴 思人忆事 唱戏难 记名伶十三绝图 我的感受和体会 喜看新人赛旧人 刻苦创造 精益求精——忆刘宝全先生 学习他的革新精神 纪念益友郝寿臣 阔别香岛十二年 姜维怎不服孔明 传道授业 我学习戏曲艺术的一些体会 怎样锻炼和保护嗓子——首都艺术界座谈演员嗓子问题(节选) 论师徒——收冯志孝、张学津有感 古历轩谈艺录 心情舒畅话传艺 就任戏曲学校校长有感 二 笔札诗词 启事文告 为“五卅运动”义演的倡议、启事及筹赈收支明细 为济青不名誉事辟谣启事 丧父哀启、义演启事及附件 富连成科班之契约 信札诗词 马连良致梅兰芳两信札 马连良致李玉书四信札 马连良致张梦庚信札 哭畹华兄——调寄[榴花泣] 畹华兄哀词——[仙吕·锦橙梅] 悼念郝寿臣老人——[南吕·玉交枝]小令 信芳兄演剧六十周年致贺 述志——[双调·新时令] 三 访谈自述 自报家门 名伶访问记——马连良 欢迎马连良 名伶访问记——马连良 访马连良先生 马连良自述轶事 管中窥豹 马连良之本戏谈 马连良谈灌音制片 马连良访问记 和马连良谈改良平剧几点 一代名伶马连良——首倡改良舞台适合时代化 马连良对话崔承喜 访马连良 马连良谈程婴 附录 马连良先生在武汉 马连良传艺散记 热心传艺育花木——马连良为市戏校学生亲授《审头刺汤》 马连良大事纪年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