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治理自我与治理他者(精)/法兰西学院课程系列

治理自我与治理他者(精)/法兰西学院课程系列

  • 字数: 363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作者: (法)米歇尔·福柯|责编:屠玮涓//赵伟|译者:于奇智
  • 商品条码: 978720816845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59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9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福柯的《治理自我与治 理他者》一书,继续对古代 哲学的阐释工作,开启了“ 直言”(parrêsia)概念的系 统探究,深入论述了“治理 自我”与“治理他者”(或者“ 关心自我”与“关心他者”) 及其内在关系。通过直言( 实话、真话、坦言、忠言、 诚言)概念研究,福柯回到 古希腊,重读经典,并在阐 明“说真话的勇气”何以构成 雅典民主那被遗忘的伦理基 础之际,重新追问希腊公民 资格。在全新解读柏拉图第 七封信的同时,福柯进一步 描述了随着城邦的衰落,说 真话的勇气如何转化成为君 主个人面对灵魂的方式。 什么是现代哲学?福柯 认为,现代哲学是一种实践 ,它与政治的关系,使其现 实性受到考验;它是一种实 践,在对虚幻、诱骗、欺骗 、谄媚的批评中,找到其真 理功能;它是一种实践,它 在主体由自身转化和主体由 他者转化的过程中,发现其 实践的运用对象。作为外在 性,哲学与构成其现实检验 的政治有关;作为批判性, 哲学与挑战其构成真实论说 的幻象场有关;但是作为苦 行,也就是作为主体自身的 构成,这才是哲学的现代存 在。
目录
译者的话 自我与他者的双重变奏 前言 1983年1月5日第一课时 谈论方法——康德文本研究:什么是启蒙?——发表状况:杂志——基督教启蒙(Aufkl.rung )与犹太教启蒙(Haskala )之间的交会:信仰自由——哲学与现实——法国大革命问题——两大批判后继者 1983年1月5日第二课时 不成熟观:既非自然无能亦非权利的专横剥夺——不成熟状态的出路与从事批判活动——三大《批判》书的暗影——获得自由的困难:懒惰与胆怯、解放者的明显失败——不成熟状态的原动力:争辩的服从/缺乏的叠合、理性的私人运用与公共运用之间的混同——康德文末的可疑转向 1983年1月12日第一课时 重提方法——确定本年度研究主题——直言(parrêsia)与自我修养(culture de soi)——盖伦的《论激情》——直言:确定此概念的难点:参考书目——可持续的、多容的、含混的概念——柏拉图面对叙拉古僭主:模范性直言的场景——《俄狄浦斯王》的反响——直言,与之相反则为证明/教诲/讨论——危险因素 1983年1月12日第二课时 从直言陈述到述行陈述不可克服的点:显示不明确的危险/公开表达个人信仰/鼓足自由的勇气——话语语用学和话语的戏剧性效果——直言概念的古典运用:民主(波吕玻斯)与公民地位(欧里庇得斯) 1983年1月19日第一课时 雅典神话与历史中的伊翁人物——欧里庇得斯悲剧的政治语境:尼西阿斯的和平——伊翁诞生的历史——显露真理的悲剧图式——三大实话的意蕴:神谕/供认/政治话语——《伊翁》与《俄狄浦斯王》之间的结构比较——《伊翁》里的实话冒险:双重的半谎言 1983年1月19日第二课时 伊翁:小人物,小人物之子——三大公民范畴——伊翁的政治僭越后果:私人怨恨与公开的僭主政治——寻找母亲——直言,不可还原为权力的有效行使与公民的法定条件——实话的竞技游戏:自由的与冒险的——历史语境:克莱翁/尼西阿斯之间的辩论——克勒斯的愤怒 1983年1月26日第一课时 1983年1月26日第二课时 1983年2月2日第一课时 1983年2月2日第二课时 1983年2月9日第一课时 1983年2月9日第二课时 1983年2月16日第一课时 1983年2月16日第二课时 1983年2月23日第一课时 1983年2月23日第二课时 1983年3月2日第一课时 1983年3月2日第二课时 1983年3月9日第一课时 1983年3月9日第二课时 授课情况简介 概念索引 人名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