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免疫检测原理与应用(精)

免疫检测原理与应用(精)

  • 字数: 1656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编者:(美)大卫·韦德|责编:周宁|译者:李金明//何建文
  • 商品条码: 97871173035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71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3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免疫测定在 科学、技术、应用领域的指 南性专著,涵盖大量实用的 指导和建议,对临床实践以 及药物和生命科学研究的最 新进展和应用提供了独到的 见解。 本书详述免疫检测系统 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以 实例展示免疫检测方法的设 计开发和性能验证过程,系 统介绍问题排查的方法,全 面呈现免疫检测项目在基础 科研和临床检测的应用价值 和意义。
目录
第一部分 免疫检测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如何使用本书 一、使用索引 二、本书的结构 第二节 免疫检测入门简介 一、免疫计量法 二、竞争法 三、均相免疫检测 四、定标 五、小结 第三节 免疫检测法的性能指标 一、检测灵敏度 二、精密度和不精确性 三、特异性和交叉反应 四、准确度和偏倚 五、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免疫检测的类型 第一节 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免疫测定(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 一、抗体—抗原反应动力学 二、免疫检测的设计 三、参考文献 四、进一步阅读 第二节 均相免疫测定 一、颗粒凝集法 二、裂解免疫检测法 三、自旋免疫检测法 四、荧光免疫检测法 五、化学和生物发光免疫检测法 六、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七、酶免疫测定法 八、酶效应物免疫测定法 九、邻位诱导杂交 十、同位素标签 十一、电活性标签 十二、氧通道免疫检测法 十三、小结 十四、参考文献 第三节 侧向层流免疫检测系统:从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到下一代高灵敏、定量快速检测的演变 一、侧向层流概述——当前的市场机会和标准技术 二、未来POC诊断性能的发展 三、总结:侧向层流的未来方向 四、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 第四节 游离分析物免疫检测 一、控制游离激素浓度的基本原理 二、游离分析物浓度的计算 三、游离分析物浓度计算的电子表格 四、血清蛋白质对游离分析物浓度的影响 五、游离分析物浓度的体外测量 六、总结 七、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 第五节 定性免疫检测的特点和设计 一、定性检测的特点 二、定性检测方法的设计和开发 三、结束语 四、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 第六节 传染病相关抗体的检测 一、检测模式 二、检测方法研发 三、方法确认 四、仪器 五、应用 六、扩展阅读 第七节 基于微球的多重免疫分析:Luminex□(特殊字符)xMAP□(特殊字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xMAP技术 二、xMAP微球 三、Luminex分析仪 四、检测项目开发 五、免疫检测构架 六、商品化免疫检测应用和检测平台 七、结语 八、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 第八节 芯片上的实验室、微/纳米免疫检测系统、微阵列芯片 一、微型化的基本原理 二、微/纳米级免疫检测设计 …… 第三部分 免疫检测的组成 第四部分 免疫检测的开发 第五部分 免疫检测的实施 第六部分 免疫检测在临床化学之外的应用 第七部分 免疫检测的临床应用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