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 字数: 26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刘娜|责编:王晓卿
  • 商品条码: 97875201703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5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对不同类型乡村影像研究分析。除绪论外 ,关于乡村影像的论述分六章,分别是纪录片、电视剧、 电影等传统影像形式与综艺节目、网络短视频、参与式影 像等乡村影像新样态,每章以时间维度为逻辑起点,结合 具体影像文本的视听内容、形象塑造、文化符号、叙事手 法等对乡村影像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在历时性的分析 中探寻共时性的对比,试图从交流、话语赋权、文化想象 和社会资本动员能力等角度挖掘乡村影像深层次的内涵意 义。 本书旨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影像保持关 注,依据“影像—话语—社会现实—增强话语—优化形象 ”的思考路径,以乡村影像为切入点,研讨社会文化语境 中的乡村问题,指导乡村发展,以期社会现实的改变再次 投射到乡村影像表达之中,最终实现“美丽中国”宏大愿 景。
目录
绪论 一中国乡村影像生产: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力量 二中国乡村影像研究现状 三中国乡村影像研究的理论视阈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纪录片:主流视角下的乡村再现 一扶贫题材纪录片中乡村形象的变迁、生产手法、影响因素 二中国乡土“和”文化的传播——以纪录片《美丽乡村》为例 第二章 电视剧:最典型的大众文化产品 一乡村题材电视剧中的乡村形象 二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叙事分析 三承载乡村集体记忆的文本——以电视剧《初心》为例 四空间理论下乡村艺术影像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弥合 第三章 电影:最经典的艺术表达 一中国乡村题材电影中乡村景观的时代流变 二中国当代城市题材电影中的乡村身份认知 三创作者视角下的乡村形象审视——以张艺谋与贾樟柯电影为例 第四章 综艺作品:展示乡村形象的隐藏场域 一以乡村居民为受众的乡村综艺节目 二城市户外真人秀节目中被建构的乡土世界 三依赖与对立:城市综艺节目折射出的城乡关系 第五章 网络短视频:重塑乡村文化认同的线上空间 一多元复合的乡村网络空间 二网络短视频中的乡村元素展现 三乡村原创短视频中身体呈现的文化阐释——以快手为例 四乡村网络短视频的亚文化特性与抵抗 五乡村网络短视频隐喻的乡村自我认同 第六章 参与式影像:来自乡村本土的主动表达 一参与式影像与乡村 二参与式影像中的乡村形象多元建构 三乡村参与式影像的艺术特点 四乡村参与式影像的表达效果与批判 五乡村参与式影像的发展路径探索 第七章 困境与突围:中国乡村影像发展策略 一乡村失声:乡村话语的弱势困境 二中国乡村影像发展如何突围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