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错案的防范与纠正机制--基于认知维度的考察

刑事错案的防范与纠正机制--基于认知维度的考察

  • 字数: 310
  •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 作者: 封利强|责编:唐红
  • 商品条码: 97875178314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3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刑事错案极大地损害了 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如 何防范和纠正刑事错案长期 以来一直是国内理论界和实 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书 将刑事错案的成因概括为制 度层面、技术层面和体制层 面三个方面,并提出权力制 约和权利保障并行的双轨制 解决思路。在防范机制部分 ,本书从证明理念更新、证 明模式转型、证明方法变革 、证据标准完善、证明标准 改革、专家辅助人制度建构 等方面展开,揭示刑事司法 实践中导致事实认定错误的 根源,并提出防范冤错案件 的方案。在纠正机制部分从 构建刑事申诉权利保障的多 方联动机制、复查和再审程 序的完善、司法责任制的完 善、辩护律师执业权利的保 障、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 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刑事司法 纠错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 提出完善冤错案件纠正机制 的设想。
目录
绪论 刑事错案研究的认知维度 一、刑事错案界说 (一)错案的概念 (二)错案的分类 二、认知科学方法在错案研究中的引入 (一)认知科学:一个不可或缺的考察视角 (二)认知科学方法对错案研究的启示 三、刑事错案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错案的防范机制 (二)错案的纠正机制 第一章 我国刑事证明理念的更新 一、刑事证明目的观的变迁 (一)证明目的观:从一元到多元 (二)“真实发现”与“价值选择”之间的关系 (三)“真实发现”基准的演变:从还原真相到接近真相 二、刑事证明价值观的变迁 (一)刑事证明的双重价值: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 (二)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 (三)证明价值观的演变:从片面到并重 三、刑事证明效率观的确立 (一)刑事证明的两个维度 (二)真实与效率的关系 (三)证明效率观的确立 第二章 我国刑事证明模式的转型 一、对两种刑事证明模式的比较考察 (一)基于证明主体视角的分析 (二)基于证明客体视角的分析 (三)基于证明手段视角的分析 二、我国刑事证明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控辩力量不均衡 (二)庭审互动形式化 (三)工作重心在庭外 三、构建我国刑事证明的协同模式 (一)赋予辩方充分的调查取证权 (二)促进证明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构建以庭审为中心的证明模式 第三章 我国刑事证明程序的改革 一、刑事审前程序的改革思路 (一)完善侦查取证机制 (二)改进秘密侦查制度 (三)健全侦查监督机制 二、刑事一审程序的改革思路 (一)确保审判中立的实现 (二)裁判生成机制的完善 (三)法官心证形成的科学化 三、刑事二审程序的改革思路 (一)实行二审有限审查原则 (二)确立原公诉机关出庭制度 第四章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完善 一、刑事证明标准的功能界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