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立听师语(2018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访谈录)

立听师语(2018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访谈录)

  • 字数: 494
  • 出版社: 光明日报
  • 作者: 编者:程建平|责编:曹美娜//黄莺
  • 商品条码: 97875194576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7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辑录了“BNU思享 者”于2018年1月至2018年 12月推送的60多篇文章, 分属于聆听师道、院长访 谈、书记面对面、师大青 椒、说学逗唱、理论知乎 六个栏目。主题涵盖人才 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 究、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 ,将师道师德浓缩其中。 期待本书能够作为新 时代高校宣传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的代表成果,可以 在日异月更的变迁中彰显 不渝的师者初心,于春华 秋实的发展中彰显温暖的 教育本色。
目录
第一篇 北师大故事 王开存:拿出中国自己的气候数据 王磊:筑梦“金砖”的思考者 王秀梅:燃烧学术生命,收获绚丽风景——中国刑法学科培养的第一个国际刑法博士的精彩人生 解博超:教育学部“马大姐”的Office培训之路 马天星:奔跑在探索物理奥秘路上的“马拉松选手” 张金星:科学做到极致就是艺术 郭智芳:十载赤子,“四业十心”,呵护一路花开 张雁云:“南极牧鹅”归来 高超:精神补钙一直在路上 徐琳瑜:勤教学之事,研城市之道,育环境之才 倪佳琪:用努力让情怀落地,把青春与学生共度 胡晓江:跨越学科壁垒,打开不同世界 王兰宁:用成果表明中国人也能用好超级计算机 檀传宝:用诗意创造教育的远方,用小我实现大我的成全 孙字:我导的“每日一读” 高益民:感恩师大,情系教育 李爱华:从跆拳道冠军、专业教练到高校教师,奋斗的人生最精彩 梁赛:志存高远行则将至——科研路上的求是者 黄海洋:让数学助学生走得更远 郑伟:三尺讲台育桃李一片丹心寄校园 李小龙:年少文学梦,终成学文人 胡思源:实验是探寻真理最好的方法 叶波:让学生体验舞蹈的魅力,舞出美丽人生 林敦来:当老师是一场自我修行 董路:夫险以远,勇而至焉 李翀:学生的认可高于一切 邓文洪:我在埃蒙森海的二十一个日夜 刘宝存:中国要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教育声音 郑新蓉:在不断自省中探寻教育的意义 萧放:始于情怀,忠于情怀 赵朝峰:站稳教室三尺讲台,守住内心一片安宁 王友军:一个不想做“学术新星”的学术新星 陈黎:开朗若星河 李葆萍:扎根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郑兰琴:做学问要于无疑处找疑 万安伦:让编辑出版学科有学有理 李实:当老师要有一种神圣感 第二篇 聆听师道 郭玉英:学为人师“师”物理,木铎钟声“声”教育 张百春:让每一堂课部充满情感和亮点 骆祖莹:争做课堂教学自动评价的“探路者” 姜桂萍:中国首位艺术体操硕士的人生三昧——勤·善·诚 汪明:利用防灾减灾研究,为百姓多做一些事 李兴:永远相信努力 永远怀有期待 林崇德:师爱是我们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章晓辉:努力做有显示度的科研 瞿林东:潜身木铎之教 心怀不良史之志 朴永馨:丹心热血育桃李,矢志不渝献特教 顾定倩:特教特办,回应国家和广大残疾民众的需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