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具身的进路--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认知和观看方式/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者文库

具身的进路--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认知和观看方式/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者文库

  • 字数: 34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支宇|责编:张潜|总主编:黄宗贤
  • 商品条码: 97875203764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艺术语言的视角,关注艺术对象区别于其他物品的独特方面,即它们的视觉特性。根据媒介的类型对视觉艺术作品进行归类,粗略分为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园林、建筑、影视等。本书主要研究绘画、工艺美术品、园林和村落等视觉艺术作品,包括古代和现当代、东方和西方、二维和三维的艺术事象,采用历史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人们从各自的角度理解、应用艺术语言创造独特艺术世界的方式,尝试对视觉艺术作品做一种新的阐述与分析。
作者简介
支宇,男,1969年生,四川泸州人。现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现当代美术思潮与视觉文化研究。 历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所副所长,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200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获博士后证书。四川省文艺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重庆市美学学会、重庆市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四川省第五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宣传文化首批”五个一批”人才(部门级、文艺类),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艺术》辑刊编委。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1997年度、2002年度、2009年度),出版个人学术专著3部,合作专著1部,参加编写专著多部,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美术观察》、《文艺争鸣》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文艺学学科带头人。
目录
绪论 走向“具身观看” 具身观看与自由知觉 ——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具身性转向” 第一编 具身观看:中国当代艺术的目光、身体与政治 /云/的考掘 ——方力钧与中国当代视觉艺术观看机制的转型 “渎神之主”岳敏君 ——阿甘本、去神圣化与中国当代艺术的 生命.政治 张晓刚:激进的图像 ——“去图像化”、重返“幼年经验”与中国当代艺术的知觉政治 可见的水墨 ——沈勤艺术对透明性书写的反抗 第二编 重绘古典:当代写实绘画的语言、观念与面相 重绘现实:历史与现实的小叙述 ——作为“边缘现实主义”绘画的高小华艺术 表象现实与自我询唤 ——陈安健“表象现实主义”油画的视觉空间与主体构建 意象古典主观写实 ——中国当代新古典主义艺术思潮的新取向 “新古典”绘画:从高雅含蓄到唯美时尚 ——中国当代“新古典”油画审美趣味的流变 中国当代新乡土绘画的身份认同与图像重构 重温现实主义:当代艺术与历史叙事 ——“历史的话语:高小华当代油画展”学术研讨会实录 第三编 知觉的敞开:当代造型艺术的物性、目光与记忆 物解放、物探索与人的自由 写生:作为三重开启的艺术方式 折叠的风景 ——中国西南当代生态风景艺术的“褶子”状态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材料与物性 物性与意味: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意义之维 东方的目光:中国艺术作为“具身观看” ——比较艺术学视野中的迈克·苏立文 再传统 ——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立场与记忆模式 第四编 批评的小写:当代艺术批评的话语、形态与问题 中国新批评:从大写的“真理审判”到小写的“意义启示” ——论中国反本质主义批评的话语之路 小写的批评 ——论中国“反本质主义”批评的理论维度与话语形态 “现实”:中国当代批评理论的一段概念史 ——从“话语构造物”“现实潜文本”到“现在” 中国当代艺术的“后人本主义”批评实践 ——余虹的批评世界 开启“后形而上学”艺术之思:真理、命运与自由 ——论余虹的文艺思想与批评理论 后新时期中国艺术批评的“当代性”问题 后记 附录 人名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